日前,商务部公布了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河间市和肃宁县赫然在列。互联网打破地域界限,新业态的发展让年轻人有了更多选择
电商发展引领就业新风尚
本报记者 张岩
家门口解决就业难
8月的一天,在肃宁县西乾泊村一个渔具店里,年轻的白女士正在熟练地打包马上要发货的新型鱼漂。拆开电池包装,拧开鱼漂,把电池装进去,再安装好,几十个打成一捆,按长短大小放置好,这些都是昨天晚上直播卖出去的货,一会儿快递员就会上门收走。忙完了安装,电脑那边有人又在询问,钓鱼遮阳伞的大小、价格,白女士又赶忙去仓库拿出样品,打开后拍照,发给客户,真的是一刻也不得闲。她说:“今天老板去外面学习开会了,平常我们分工还是挺明确的,有人专门负责直播,有人负责记录,有人负责打包……在这里打工基本上不会耽误家里的事,离孩子也近,一天能挣一百多呢。”
肃宁县西乾泊村是有名的渔具淘宝村,村党支部书记陈雷介绍说,过去农村缺乏就业机会,年轻人学业有成后大多留在大城市拼搏,生活压力大,消费水平也高,村里几乎没什么年轻人,除了老人就是孩子。最近几年,在陈雷的带领下,家家户户都在做直播电商,渔具及相关产业链日渐清晰。就业机会多了,那些在外地的年轻人也都回村来帮忙了,挣得一点不比外面少,还能膝前尽孝,儿女天伦,何乐不为?而且直播电商行业招聘的门槛相对不高,有志于在电商行业发展的在校生应多关注行业信息、多做相关实习和实践。
目前肃宁县9个乡镇,有4个电商淘宝镇、15个电商淘宝村,电商从业人数2万多人,去年销售额达50亿元,并成为全省首家农村淘宝创业孵化中心。
大学生走进电商平台
河间市依托本市产业基础和电子商务的特点,形成了以玻璃制品、农副产品、汽车配件、保温材料为主的四大电销产业,农村网商数量8000余家。
河间电商协会秘书长韩增良介绍,他们已经与河间诸多领域的商家达成合作意向,在河间市诗经中路成立瀛联电商创客空间,用团队的力量,齐心聚力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直播文化。
在瀛联周边,已经有超过30家企业加入电子商务的队伍。在河北绿健宝科技公司运营中心,一张张年轻的脸庞充满朝气,他们是新生代的大学生,有的刚刚入职不过几个月。
1998年出生的孙会清,经贸大学毕业后应聘到河北绿健宝科技公司运营中心,从事网络平台销售工作。经过系统的岗位培训后,上个月刚刚获得月度销售冠军,单笔订单就达到60万元。追问其销售秘诀,她说:“首先是公司产品质量过硬,我们经过岗前培训后,对即将面对的各种情况都有了心理准备。同时公司搭建的这个销售平台也给客户更多选择,我们只要站在客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他们买到更合适的产品,有了信任,销售只是顺势而为。”
而与孙会清一个团队的董倩也是刚刚加入到销售团队中,她原来负责销售内勤工作,每天制作表格,整理下数据,工作比较清闲。后来接触多了,觉得平台销售很有意思,虽然辛苦了点,但每当成交一单后的喜悦是其他工作所不能代替的。
打开孙会清的微信朋友圈,有一句话这样写到“工作使大家快乐”。我们或许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在飞速适应着这个时代的变化。
新业态下的发展之路
近几年,随着电商产业的发展,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为基础的技术创新不断加快,网红经济等产业链日渐清晰,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内容电商等新业态快速发展。这些都对电商行业的渠道管理、营销方式、商业模式等带来深刻影响,更多新岗位也在涌现。
以直播电商为例,无论是在肃宁源发针纺园区,还是在河间瀛联创客空间,他们一边在自己直播,一边在联系当地网红,学习更优秀的直播技巧,像网络主播、主播经纪人、场景包装师、直播讲师、直播内容编辑、选品师等新岗位,还有后端的技术运营维护,都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加入。
融合发展看人才,未来行业趋势将是线上和线下服务融合发展,电子商务的岗位与科技行业、社交媒体等的关联也会更紧密。懂用户、会社群营销、熟悉互联网的求职对象,将会是电商行业重点需求的人才。
张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