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蟹壳上绘出大世界
本报通讯员 左越 孟冬 本报记者 康学翠
美术老师擅画,并不稀奇。但黄骅市第二中学美术老师于金英在螃蟹壳上作画,着实让人眼前一亮。蓝脸的窦尔敦、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经她妙手,看似平淡无奇的螃蟹壳,变身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于金英自小喜欢画画,看到什么就画什么。沧州师范学院美术专业毕业后,如愿成为一名美术老师,如今已执教26年。这些年,她一直琢磨如何将黄骅当地的特色与美术创作融合,经反复推敲,她选定了在蟹壳上作画。
于金英笑言,自己对螃蟹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小时候螃蟹便宜,每次吃都会煮上满满一大锅。在它们进锅前,她会挑上几只身强体壮的,放到地上,看它们赛跑,别有一番趣味。如今,螃蟹变成餐桌上的稀罕物,偶尔吃起来,于金英都会想起儿时趣事。已到不惑之年的她,虽已没有了驱其赛跑的童心,但总想做点什么留点印记,就这样,她开始了蟹壳脸谱创作。
第一次创作是在2014年。清洗、风干、准备画笔、先勾勒再上色,经精心设计,一幅幅精神抖擞或怒目圆睁的脸谱画便呈现在蟹壳之上。
创作成功,让于金英信心大增,她还把这种新型教学案例搬上了课堂,将自己创作完成的蟹壳画作展示给学生,并分享创作心得。
于金英在蟹壳上作画的事情传开后,有亲戚朋友来串门,都想要上一幅。更有甚者,专门送上一箱螃蟹,请于金英吃完后,用蟹壳作画。
蟹壳作画并不容易。蟹壳的风干程度、蟹壳的厚度,以及画笔颜色的选用,都会成为影响蟹壳画成品的重要因素。
于金英说:“蟹壳作画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首先要对蟹壳进行清理,而后风干,风干时间最好在一年以上。在蟹壳上绘画时,先用铅笔起稿,然后选择合适的记号笔、马克笔或者其他染料上色。
最初,于金英尝试创作题材是脸谱,《三国演义》《白蛇传》《后羿射日》《福禄寿喜财》等著作中的经典人物角色,大都被她画了下来,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蟹壳之上,这期间还有朋友专门送她一幅脸谱图供她参考。
后来,于金英把国画中的山水画、花鸟画也搬到蟹壳上,尝试不同的呈现方式。至今,她已创作出百余幅的蟹壳画作。
家人非常支持于金英的创作。受其影响,女儿也成了一名美术老师。“我女儿给我起了一个昵称‘垃圾侠’,说我有‘点石成金、变废为宝’的本事。”于金英颇为得意,蟹壳作画,让她找到了一种新的创作方式,也让家乡特色以一种特殊方式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