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文庙借助社会力量,全力办好夏秋及新春文化庙会
让文化庙会融入沧州人的生活
本报记者 于艳玲
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200多名小选手熟练诵读《弟子规》《千字文》等国学启蒙名作,而后又声情并茂地朗诵《将进酒》《水调歌头》《满江红》等国学经典。6月9日,第三届沧州少儿国学大赛国文项目初赛如期举行,拉开了沧州文庙夏秋文化庙会的序幕。
“咱的文化庙会系列活动致力于传统与现代结合、公益与市场化相衔接,已经成为文化气息浓厚、市民广泛参与、深受大众喜爱的品牌活动,每届庙会都会吸引上万名市民和游客参与。”沧州文庙管理处负责人冯春生不无自豪地说。
近年来,沧州文庙广泛借助社会力量,倾力打造新春文化庙会、夏秋文化庙会,一年两度的文化庙会系列活动,已经成为广大市民不可或缺的文化盛宴。
一年两次文化庙会 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庙会是由古代的宗庙制度演化而来的,早期的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后来,又在庙会上增加了娱乐性活动,过年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或缺的内容。
沧州文庙充分利用这一传统,依托文庙场馆优势,自2013年春节开始,每年举办新春文化庙会;自2014年8月开始,增添夏秋文化庙会。自此,一年两次文化庙会成为沧州文庙的“定制”。
“传统文化只有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才能获得更强的传承力。庙会在充分展示传统风采的同时,得不断补充、拓展和完善民俗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涵,才能让人们在每一届庙会都有不同的新鲜感。”冯春生告诉记者,我们在传统庙会基础上,不断创新庙会内容和活动项目,让夏秋文化庙会和新春文化庙会的内容各有特色,同中有异,丰富多彩,文化氛围浓厚。
夏秋文化庙会秉承“传承经典、启迪智慧、提高品性、成就人生”的宗旨,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与实践,发扬传统经典中的智慧和道德。每年6月到9月,通过举办茶会、中秋月饼DIY、拓片制作、开笔礼、成人礼等文化活动,为市民提供一个品味传统文化的平台。新春文化庙会则按照中国人过年的传统,举办一系列新春民俗活动,内容包括腊八节赠腊八粥,现场写“福”字送春联活动,农历新年祈福活动,正月十五猜灯谜,民间文艺演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销,过大年唱大戏“戏曲大舞台”等,让市民既欣赏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庙会内容,又学习了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
创新庙会内容 特色愈发鲜明
庙会的发展历程是文明演进的重要方式之一。千百年来,庙会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以顽强的生命力穿越时空,延续至今。作为一种社会风俗,庙会在多年的发展进程中沉淀、凝结出自己特有的文化——感恩祈福、营造祥和,彰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带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文化特点。
沧州文庙通过社会力量举办文化庙会,弘扬庙会文化中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非遗文化、中华传统礼仪文化、节日文化;依托庙会文化的包容性与互动性,推进庙会文化与时俱进。积极融入中国梦、一带一路、沧州本土元素,对于弘扬中华庙会文化,传播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市民推广中国民俗文化、非遗文化和沧州本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庙会有听大戏、品小吃的活动内容。沧州文庙在文庙三进院设有“戏曲大舞台”,每年的新春文化庙会和夏秋文化庙会都邀请专业的演出团队,为市民奉上精彩的河北梆子、京剧、评剧等戏曲大餐,让老百姓过足戏瘾。
2016年沧州文庙新春文化庙会首次邀请全国各地美食品牌来文庙进行“全国各地风味美食巡展”。市民在美食巡展上不但品尝到了富有沧州地方特色的河间驴肉火烧、南皮阿杜土鸡、南皮小米面窝头等当地美食,同时也品尝到了老北京雪梨汤、长沙臭豆腐、成都麻辣粉、内蒙古烤肉等全国各地美食。
吸引社会力量 庙会活力倍增
融入社会力量办庙会是沧州文化庙会的一大亮点,不仅充分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庙会的积极性,同时也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了广大市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我们引导知名文化企业资助公共文化活动,对文化庙会进行技术和资金支持。”冯春生说,通过支持公共文化活动,企业的社会认知度。品牌形象得到提升,实现双赢。”
“依据市政府关于购买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实施办法的要求,我们每年向政府定期申请购买公益性文化产品,并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冯春生介绍说,根据预算情况,文庙定期邀请沧州河北梆子剧团为观众带来专业的戏曲表演。邀请沧州汉服协会为游客带来传统民俗展示活动。内容包括端午射礼体验、七夕民俗活动、汉服留影等。丰富的内容和精彩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观,市民在感受民俗古礼的同时,也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
沧州文庙的精彩活动还有很多。他们联合献王酒业,每年举办秋季祭孔释奠礼;联合大运河孔子学堂和雨花斋共同举办腊八节送腊八粥活动,为广大市民宣传腊八文化知识与习俗;每年农历腊月廿三前后,邀请知名书法家齐聚文庙,为市民现场书写福字和春联1000余套;联合沧州市非遗中心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自展示各种绝活并进行讲解说明,使观众真正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魅力,增加市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联合运河区文化馆组织元宵节民间花会展演,有沧州落子、扭秧歌、高跷等民俗文化演出,泥塑、内画、吹糖人、糖画,吸引着众多市民观看,增添文化庙会喜乐气氛……
此外,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文明礼仪,沧州文庙联合儒悦书院组织了一系列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如文庙开笔礼走进凤凰城、迎宾路、新华、育红等小学,拜师礼走进沧县兴济镇小学,祭孔释奠礼走进青县职教中心等。
“如何使庙会活动更富创意,是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冯春生说,他们将根据时代热点,结合特色主题,给庙会注入新鲜的内容。同时,增强互动性,让游客参与到传统文化演示中,寓学于乐,让沧州文庙成为传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