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灵感源于生活”

2018-07-25
来源:沧州日报

“创新,灵感源于生活”

——泊头小伙儿围绕需求搞研发三获国家专利

本报记者 孙健 本报通讯员 尚宇杰

  32岁的及祥,是泊头市河北迈威健身器材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年纪不大,却是行业里公认的创新“小能手”。见到他时,他正摆弄着刚刚研发成功的25下落颗粒机。他告诉记者:“这个新产品比起传统的颗粒机,出料更顺畅,颗粒更均匀,今年已经申请了国家使用新型专利。”
  2007年,20岁出头的及祥毕业后进入河北迈威工作。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车间主任,他仅用了2年时间。用公司负责人郝光普的话说:“除了默默无闻、勤奋好学,及祥工作之余最喜欢钻研专业技术,始终保持着爱搞发明创造的热情。”
  经过几年的积累沉淀,2013年及祥迎来发明创造的“春天”。那年,及祥被几个朋友邀请去吃烤串,当他看到穿串工人因为繁重的工作和被竹签扎伤的双手而叫苦连天时,立刻萌生了做自动穿串机的想法。回来后,他上网查阅资料,发现市面上的自动穿串机,大多辅助以电气系统,不仅结构复杂,而且故障率特别高。“新发明要有新特点,首先必须破解这些难题。”除了正常工作,接连几个月,及祥一门心思搞研发。如何减少机器故障,并达到竹签、铁签共用,这是自动穿串机的难点所在。及祥打破传统电气系统辅助模式,巧妙运用空气压缩机,不仅可以竹签、铁签共用,还突破了老旧穿串机一次穿一串的弊端,一台一次最多能穿12串。
  初试牛刀的及祥并未就此止步,第二年他又对自动穿串机的组装方式持续改进,研发了全行业首条生产流水线。“不仅生产效率比原来提高了几倍,而且有效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原来需要5人完成的工作量,现在仅需要2人完成。”
  看着原本繁重的工作被新技术“化解”,及祥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转眼到了2016年,及祥已成长为公司的总工程师,他时常告诫自己的研发团队:“无论市场竞争多激烈,始终要坚持以生活需求为导向,不能为了研发而研发,研发的东西要能在生活中应用,要为大家提供方便。”那段时间,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量,让他的身体有些吃不消,可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坚持,要么把自己关在办公室研究图纸,要么就跑到机加工车间一遍遍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这一年,及祥成功申请涡旋式颗粒机和新型切菜机两项国家专利。
  这两项发明中,涡旋式颗粒机的刀片从根本上颠覆了菜馅机加工蔬菜出汤、不均匀的状况,实现加工蔬菜不出汤、不出水,而且颗粒均匀、口感更好。而新型切菜机,改变了传统上压带的形式,采用滚轴设计,使得机器传动部分减少,内部空间也相应减小,不仅占地面积更小,操作更方便,性价比也更高。用及祥的话说:“创新,灵感源于生活。正是得益于自己生活中的观察和领悟,研发的新产品才很好地解决了生活中的‘不方便’,也只有这样的产品才会有竞争力和生命力。”
  一次次尝试激发着及祥的创新热情。2017年,及祥又自主研发出饺子皮机,一小时能够产出三千片饺子皮,在同类饺子皮机中处于领先地位。也在这一年,他凭借着3项国家使用新型专利,被评为“沧州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但及祥深知创新的路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在今后的创新路上,一定发挥好自己的专长,研发出更多被消费者追捧的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