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开发区科技赋能垃圾分类

2020-12-0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南京12月5日电(记者刘巍巍)在非投放时段投放垃圾,自动进行语音警报;违规焚烧处理垃圾,自动抓拍点火人员……今年以来,昆山开发区探索科技赋能,在辖区居民小区及农田周边推广“AI纠察”“热成像感应”等垃圾分类纠察系统,破解垃圾分类监管成本高、违规投放取证难等问题。

  “您好,我们的垃圾分类‘AI纠察系统’记录显示,8月18日17时7分19秒,您于非投放时间段内将生活垃圾随意扔在小区地上,根据相关规定,将对您处以50元的罚款……”今年8月,昆山开发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依托垃圾分类“AI纠察系统”,开出全区首张垃圾分类处罚决定书。

  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昆山开发区近期在蓬晨社区试点推行垃圾分类“AI纠察系统”。“借助系统发现乱扔垃圾者后,我们会查找对方信息,电话核实事实并对其进行劝导”,蓬晨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说,若对方不听劝依旧乱扔垃圾,社区网格员将上门进行沟通教育。对多次劝说但屡教不改者,社区联合执法部门,对其进行50元至200元罚款,推动垃圾分类落到实处。

  昆山开发区还对小区外围的垃圾处置进行科学管控,在辖区农田周围区域安装“热成像感应”系统,感应范围达3公里,全天候不间断值守。

  “热成像感应系统”使用热成像相机进行区域监控与布防,自动对监测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一旦感应到区域内出现焚烧垃圾情况,系统立即生成警报信息上传至后台,执法人员根据点位提示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将火灾隐患风险扼杀在苗头。同时,系统还能抓拍并保存违法焚烧垃圾的画面,以便事后调查取证。

  统计显示,自启用“AI纠察”“热成像感应”垃圾分类纠察系统以来,昆山开发区蓬朗街道累计纠察98起违法违规乱扔垃圾现象,垃圾乱投乱放及违规焚烧行为同比下降约50%,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和参与度明显提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