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湾沚区:共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

2020-12-09
来源:新华网

    今年以来,芜湖市湾沚区通过争创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压实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体系,不断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整体水平。

    明确目标,做好示范片区建设。制定《湾沚区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实施方案》,明确区、镇、社区三级创建单元,共同推进市级示范片区创建工作。以居民小区为重点,通过“入户宣传+撤桶并点+桶边督导”三项工作,全面推进“宣传志愿协分+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三个到位,力争实现“主体责任、分类类别和投放收运”三个全覆盖。目前示范片区居民小区桶边督导在岗率已达92%,撤桶并点小区数已达82%。

    高位推动,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将垃圾分类工纳入各镇、各单位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加强全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协调、调度和推进力度,初步形成“自查+抽查+通报+整改+督办”五步走的监督体系;初步建立了区领导每月至少一次“四不两直”检查垃圾分类的工作机制;主动向人大、政协报告工作进度,接受监督检查和建议指导;结合城管热线设立垃圾分类投诉监督电话,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加快形成全民共建良好氛围。

    党建引领,扎实开展实践活动。印发《关于开展<湾沚区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积极引导基层单位、党组织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我先行”主题实践活动,督促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做好垃圾分类。把垃圾分类与党建“双联系”等工作有机结合,组织了十支总队共计500余名党员干部志愿者,全面参与爱护环境、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工作,初步形成“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的浓厚社会氛围。

    强化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印发《湾沚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方案》,明确了社会层面、校园层面、小区层面、媒体层面等相关具体工作的要求和职责,利用户外广告、广播电视、微信等媒介,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和双联系等活动,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宣传,激发群众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今年全区发放承诺书(党政干部)、一封信(学生家长)、倡议书(全区市民)共计1万余份,设置户外宣传广告86块,发放各类宣传品16万余份,举办宣传培训活动20余场次。

    明确流程,规范全程闭环管理。在示范片区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网络,高标准配备“五员”(小区网格员、入户协分员、桶边分拣员、现场督导员和志愿者)做好桶边督导和源头分类;以区域环卫部门为责任主体,加强试点小区、公共机构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低价值可回收物的上门收运工作力度;按照定人、定车、定时、定范围的方式开展收运工作,建立工作台账;坚持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原则,结合现有基础设施情况,示范片区内提升改造分类收储点5个,确立区级有害垃圾集中收储转运点1个,整合废品回收市场1个,同时推进高标准推进建设垃圾分类综合中转站1座,项目一期投入1400万元;坚决执行不分类不收运,积极开展垃圾混装收运及厨余垃圾乱运等行为专项检查行动,重视监督管理。(张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