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严细深实快”作风教育为契机 奋力开创我市工运事业新局面
——访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于寅生
本报记者 马志辉 本报通讯员 刘洪玲 陈 磊
“全市‘严细深实快’作风教育开展以来,市总工会全面提高作风教育针对性,认真领悟‘严’字当头、‘细’字用心、‘深’字发力、‘实’字落地、‘快’字提速内涵,全面提高作风教育针对性,把‘严细深实快’贯穿各项工作全过程,推动重点工作落地落实,以良好的工作实绩检验作风教育实效。”日前,沧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于寅生就深入开展“严细深实快”作风教育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牢牢把握政治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于寅生表示,市总工会以职工书屋、职工之家、职工服务中心、工人文化宫为依托,以“大学习”课堂、职工读书小组、职工诵读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机关、进科室、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坚定不移引领职工听党话、跟党走。今年已开办“大学习”课堂513期,组织职工诵读活动138场。
持续深化建功立业,扎实有效服务大局。全力支持企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复工复产,积极引导广大职工创新创造,全市累计建立各级职工创新工作室418家;在全省首家出台劳动竞赛经费补助办法,先后组织参与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劳动技能比赛110余场;推荐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7名,为61名省部级困难劳模发放帮扶救助资金86万余元,组织劳模、支援湖北医务人员等共计109人疗休养;在《沧州日报》推出“赞劳动精神,做时代先锋”栏目,对26名劳模和工匠进行集中宣传,开展寻访“沧州大工匠”活动,在全市营造劳动光荣、劳动者伟大的社会氛围。
突出推进“六稳”“六保”,持续加强维权服务。深入开展“稳就业、促发展、构和谐”集体协商共同约定行动,落实“一知三建四规范”,依法保障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抓实劳动关系法律监督,发挥“一函两书”作用,为职工追回工资近30万元;完成法律援助案件30件,追回工资补偿和保险共计80多万元;制定出台《沧州市职工困难帮扶防困实施办法(试行)》,全面完成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任务;年内建成爱心妈妈小屋15家,建设职工健康生活室40家、劳动者驿站37家。
全面推动改革创新,基层基础继续夯实。于寅生说,市总工会持续完善党工共建机制,在全市启动“非公企业建会专项行动”,在全省创新建立“一纸两书(建会告知书、承诺书、明白纸)”制度,积极推进企业工会组织的建立。同时,充分利用省市县三级“网上工会”阵地,全面建成服务职工、服务基层组织、工会宣传展示、工作管理四大平台;扎实推进渤海新区作为省级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推动市级试点工作全面铺开,在全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于寅生表示,下一步,市总工会将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深入开展“严细深实快”作风教育为契机,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能,聚焦主责主业,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切实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奋力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