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严细深实快”标准做好基层工作

2021-01-04
来源:沧州日报

用“严细深实快”标准做好基层工作

朱博文

基层是党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是党路线方针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应把“严细深实快”标准贯彻各项工作全过程,以自我加压的精神踏出每一步,推动各项工作再严一分、再细一层、再深一度、再实一点、再快一步,从而更上一层楼。

在履行政治责任上再严一分。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管党治党的责任是最根本的政治责任,绝不能因为基层地方小、隔得远、层级多,就思想麻痹、标准降低、要求放宽,让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层层消减。严格落实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必须对照《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把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履职尽责的政治性和有效性。特别是结合当前形势,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镇村两级履行政治责任的重要抓手,原原本本地学习,大张旗鼓地宣传,坚定不移地贯彻,把全会谋划的宏伟蓝图转化为基层生动的具体实践。

在谋划日常工作上再细一层。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谋划是落实的起点,细节决定谋划的质量。如果在细节问题上马马虎虎、大而化之,很可能使战略谋划流于空谈、大而不当,也很可能由于百密一疏而造成全局被动甚至失败。基层是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精准转化为基层可操作、可落实的具体措施,必须立足基层实际,细心细致谋细节,对各项工作大到战略规划、小到具体动作进行全面细致谋划,在谋目标、谋差距、谋根源、谋步骤、谋措施中,建立工作推进的“时间表”“路线图”,将好事谋好、实事谋实。

在调查研究问题上再深一度。调查研究是倾听群众心声、总结基层经验、汲取各方智慧的有效途径,目的是了解问题、摸清实际后改进工作、解决问题。调查研究不深入,工作就会像撒胡椒面一样浮在表面,深入不进去。这是一种形式主义,既损害了我们向作风建设要红利的信心与决心,又损害了基层政权在群众中的口碑与形象。基层干部身处一线,更要把握与群众距离近的天然优势,获取信息、分析形势,决不能仅仅满足于知道“是什么”,还要围绕当前困扰基层运转、影响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研究背后的“为什么”“怎么办”,在解决深层次问题上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在执行规定动作上再实一点。规定动作是必须做的,不做就有违“规定”的初衷、失去“规定”的意义。如果规定动作落实不好,其他工作做得再好也是零分。对于基层而言,规定动作就是原原本本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问题。要切实增强看齐意识,把精力与重点放到对标对表上级决策部署抓落实上,决不能自行其是、有令不行,更不能弄虚作假、口是心非。要把握本与末的关系,把自选动作的聚焦点放到创新方式方法、更好服务规定动作落实上,决不能弃本逐末、只新不实,让落实规定动作走了样。

在推动成效转化上再快一步。2020年刚刚过去,十四五规划开局起步。我们面临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一系列战略机遇,也面临着“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竞争态势,必须要拿出快马加鞭、雷厉风行的劲头补短板、强弱项。快马加鞭的“快”既是一种速度,也是一种态度;快马加鞭的“鞭”不应该是别人来抽的,而是自我加压、自我鞭策。我们必须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现实紧迫感,抓好检视问题和对照整改,加快补齐思想和作风短板,把作风教育的成效转化为党员干部只争朝夕、干事创业的强大内生动力,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和作风保障。

(作者单位:市纪委监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