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缺席,年更温暖
本报评论员 牛健存
盐山人王振选择在北京就地过年。陪空巢老人过年、举办空中鹊桥会、义务为游客拍照……7天假期,他带领志愿者组织了20多场公益活动。(据2月22日《沧州晚报》5版)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讲究的就是团圆。
每年除夕,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坐下来吃一顿团圆饭,是过年的重头戏。
而由于疫情防控需要,2021年春节的主基调是“就地过年”。这让传统意义上的春节团圆有了不一样的味道。吃团圆饭对于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以及孤寡老人来说,成了一大奢望。
这个春节,盐山人王振选择了留在北京过年。在惦念着家乡父母的同时,他想到了身边那么多的空巢老人。于是在大年三十,王振和志愿们来到通州区通凯书院,包饺子、贴春联、猜谜语、演节目……他们是为爱而来的。
老人们说:“你们能来陪我们过年,就是我们的孩子啊!”望着老人们的笑脸,王振的心和老人们一样,都被爱填得满满的。
世界上大抵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比家更能承载浓浓爱意了。王振的家一定充满了爱和温暖,他的父母也一定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盼望儿孙回家团圆。然而今年,王振和妻儿却缺席了。
王振的父母一定会理解自己的儿子。他把深沉的爱和温暖给了思念儿女的空巢老人们。这是真诚的爱,是人间大爱。
这几年,王振一直带动身边的人做公益。这个团队里的人尽自己所能把“奉献爱心、温暖他人”的精神发扬下去,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下去。现在,这个队伍正在不断壮大。
我想,这支队伍是真诚友善的队伍,是有家国情怀的队伍。他们在王振的带领下,不求回报,只要看到受助者的笑脸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
王振和年轻的志愿者们春节期间还为单身青年举办“留京过年,爱在云端”空中鹊桥会,为孩子们举办春节少儿朗诵网络大赛,到天安门广场为外地游客拍照,让人们感受首都志愿者热情和贴心的服务……
公益无界,人人可为。王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温暖着身边的人,用自己的奉献与担当书写着人间大爱,用火热与激情把自己的光和热传递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他就像一面旗帜、一座灯塔,汇聚正能量,引领时代风尚。
王振的感人事迹让人动容。希望这个世界多一些像王振一样的好心人,努力生活,用爱温暖需要帮助的人,让更多的人看到生活的希望,感受世界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