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母亲”的幸福生活|“革命母亲”梁大棉:感觉自己越活越年轻

2021-03-24
来源:沧州日报

开栏话

沧州市14个县(市)全部是革命老区。抗战时期,涌现出民族英雄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等一大批为革命作出突出贡献的“革命母亲”。如今,还生活在农村的女党员、妇救会主任、女堡垒户、女防特锄奸模范和女生产劳模等“革命母亲”,她们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和推动者。寻找她们、记录她们、关爱她们,是对历史的守护,也是深深的感恩。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此,沧州日报与沧州市老促会、市妇联联合开办“百年奋斗路 启航新征程——‘革命母亲’的幸福生活”专栏,通过文字和照片的形式,讲述她们奋斗的历史,记录如今的幸福生活,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敬请读者关注。


人物简介:梁大棉,任丘市北汉乡及庄村人,1930年9月出生,1944年参加革命,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革命母亲”梁大棉:

感觉自己越活越年轻

本报记者 曹广欣 邢 程 摄 影 王少华

“快进屋,快进屋!”日前,记者来到任丘市北汉乡及庄村,走进梁大棉家门口时,看到小院子收拾得干净利索,院内还泼了水。91岁的梁大棉和她90岁的老伴儿及洪章早就等在屋门口了。

虽然老两口已进入耄耋之年,但身体都很好。老人非常爱美,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说起自己的家庭,梁大棉脸上挂着满足感。她说,孩子们早就长大成人,有的在外地工作,有的在家里务农。儿女孝顺,生活无忧,老人感觉自己越活越年轻。

“这样的好日子,我小时做梦都不敢想。那时,不光没有吃的,连命也不是自己的。”梁大棉老人说,她14岁时就参加村里的革命工作。村里的地主、汉奸内外勾结,压迫百姓,烧杀抢掠,侮辱妇女,民愤极大。她恨透了他们在村里作威作福,就和小姐妹们联合起来,帮助村干部,同村里的地主、汉奸抗争。

在老党员的帮助下,她努力工作,积极向上,15岁时就被党组织吸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她组织村里的妇女和孩子们,成立了识字班,让村里的老师教大家读书、认字,宣传土地政策和毛泽东思想,发挥了一名年轻党员的作用。

自从梁大棉嫁到北汉乡及庄村后,就担任了村妇救会主任,组织村里妇女开展各种革命活动,学文化、学知识,举办扫盲班,组织妇女走出家庭,参加大生产活动,为生产队多打粮食、多作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梁大棉抵制旧的世俗观念,支持儿子参军,鼓励孩子上前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设祖国、保卫边疆。

“我们现在都领着高龄补贴、领着养老金……是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享了福。现在,孩子们都非常孝顺,经常陪着我们唠嗑,儿孙还经常给我们买好吃的。”梁大棉说,她还能走路,天暖的时候就到村里的广场舞队里凑凑热闹。看着大伙儿跳得那么高兴,真想自己也跟着跳上一回。


采访札记

梁大棉老人头上多是黑发,一点也不像91岁的老人。她思路清晰,与人交流没有障碍。

采访过程中,老人能够很清晰地记起那些革命岁月。梁大棉谈道,虽然参加革命时年龄小,但对革命的热情是发自内心的。特别是看到身边的大人都那么投入地为革命奔波,总感觉自己做得还不够。

现在,老两口儿生活幸福,非常满足。他们作为老共产党员,还非常关心村里的工作,经常参加村里的党员活动,帮助村党支部、村民委会搞好村庄建设。梁大棉老人说,她要活到老、学到老,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