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载教出近500名女弟子
——记武术“伯乐”时中秀
本报记者 周洋
3月1日,河北省体育系统举行2017年度“双十佳”暨最美体育人物颁奖晚会,沧州体育运动学校的女子武术教练时中秀成为我省十位“最美教练员”之一。拿到奖后,这位67岁的老人说:“对于我而言,荣誉都是过去式,继续踏实苦干,才是我们沧州武术人最应做的事。” 时中秀确实做到了这一点。昨天下午,记者就在沧州体育运动学校看到她准时出现在训练场上,带着数十位女弟子训练,这些女弟子最大的17岁,最小的只有5岁。“这批苗子不错,肯吃苦,假以时日,定能出成绩。”她说。 对于时中秀而言,这块训练场让她付出了全部心血。1976年,沧州体校成立武术班,她便被调任武术教练。“那时的训练条件非常艰苦,孩子们练功就在大操场上,风吹日晒雨淋都是家常便饭。在突破一些高难动作时,为了防止队员们受伤,教练要在操场上先挖出一条壕沟,然后在沟里铺上几层厚厚的草苫子,队员们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训练。”时中秀说,当时正是满怀抱负的激情岁月,她训练起来一丝不苟,对队员们要求非常严格,有时一个动作要重复上百遍,有些调皮的队员在背后偷偷地喊她“女魔头”。 在沧州体校,时中秀的训练严苛是出了名的。6时至7时早训,16时30分至19时晚训,只要不带队外出比赛,每天的训练她从不缺席;对队员们的每一个动作,她的要求更是精益求精,做不好决不放过。2007年,她在沧州体校退休,但放不下她热爱的武术事业,只要不出门,每天还是会准时出现在体校的武术场馆内,带领着女子武术队员和女武术爱好者们训练,风雨无阻。“武术强身健体,练武不分男女,希望自己能教出更多的优秀弟子,为中国武术争光,为沧州武术争光。”她说。 42年来,时中秀在武术教练岗位上痴心传艺,共培养了近500名女弟子,她们最大的已有58岁,这些弟子有的已在海外开班授徒,有的还奋战在比赛一线。 不仅如此,她培养输送的优秀运动员,在国际、国内大赛上闯关夺隘,连摘桂冠,为祖国赢得荣誉,也为沧州武术赢得美名:2001年,弟子王晓楠在第六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上夺得棍术金牌;2007年11月,弟子崔文娟取得第九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女子太极剑冠军;2008年,崔文娟又在北京奥运会武术女子太极拳、太极剑全能比赛中斩获两枚金牌;2008年12月,弟子李蒙蒙在第二届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上技压群芳、力挫群雄,以出色的表现赢得棍术单项个人冠军;2011年10月13日,弟子阚文聪在世界武术锦标赛女子剑术比赛中,凭借精湛的技艺力压群芳夺得冠军,两年后的世锦赛上又成功卫冕…… 除此之外,时中秀的麾下弟子还夺得9枚亚洲重大类比赛的金牌,96枚全国重大类武术比赛的金牌,省级比赛的冠军更是数不胜数…… 42年的坚守,已让时中秀的生命与武术密不可分,早已“桃李满天下”的她现在所思所想,也都是围绕着武术今后的命运与走向。“武术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贝,它要传承,要发扬光大,就需要政府更加重视、大力支持,也需要所有的武术界人士共同努力,让更多人能感受到武术的魅力。只有这样,武术才能继续在我们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成长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