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市重点治污有成效
近岸海域水质达到二类海水水质要求
本报讯(记者庞维双)我市上半年努力突出重点治污,改善水环境质量,全市13条河流中有4条达标,比一季度增加两条,近岸海域水质达到二类海水水质要求。这是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的。
据介绍,上半年我市狠抓近岸海域治理,通过开展近岸海域、入海河流、地表河流跨县界加密监测,切实掌握近岸海域和主要河流水质状况,对24个沿海村庄(居委会)进行整治,22个村庄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其余两个村庄1个正在整体拆迁,另1个开展了卫生清扫活动。同时,我市不断强化重点河流污染治理,严格实施重点河流生态补偿考核,开展全市河流断面和近岸海域水环境排查整治,清理河道垃圾6万立方米,拆除沿河违建1600平方米,清理挖塘19家、网箱295箱。
我市还推进饮用水源地保护,已完成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22个。同时,我市加快加油站防渗改造,截止到6月底,全市749家加油站完成改造597家,2899个地下油罐完成改造2300个,完成率79.7%。
今年上半年,我市在加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方面投资2.34亿元,推进市开发区、东光开发区、沧东工业园区、南大港东兴工业区、盐山正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同步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沧东污水处理厂已具备试运行条件,全市18个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全部实现污水集中处置。我市还实施专家专业治水,持续开展河流巡查巡检,已累计发现处置问题16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