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心赢得民心
——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整体改造提升工程综述
本报记者 孙健
9月6日,走进运河区曙光居小区,三三两两的居民正聚在一起拉家常。看到记者前来采访,居民们热情地围了上来,介绍小区里的新变化。“以前道路坑坑洼洼,尤其是下完雨泥泞不堪,今年小区改造提升,不光把路修好了,墙体统一粉刷了,就连下水道也进行了清淤,排水更顺畅了。”
曙光居小区旧貌换新颜,得益于今年以来我市扎实开展的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整体改造提升工程。在去年完成7个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基础上,今年我市将197个老旧小区列入一期改造范围,目前已全部实现进场施工,预计9月底前全部完工。
把好事实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儿上
老旧小区环境的脏乱差和基础设施的陈旧残缺,是每个城市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也逐渐成为城市文明阳光下的一道“阴影”。如何还老旧小区居民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一直牵挂着市委、市政府决策者的心。
以人为本,就要真正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和“愿思盼”,把好事实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儿上。自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安排调度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为工程开“良方”、画“蓝图”。各级领导深入老旧小区现场访民情听民意,就整改提升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要将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来抓,以此不断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按照“因地制宜、一区一策”的原则,逐步探索出“市财政出资、两区建设管理、市直部门牵头验收”模式,正式向老旧小区“宣战”,从完善基础设施、修缮改造房屋、提升环境质量、改造技防设施、完善消防设施五个方面让老旧小区大变样。
根据改造提升规划,全市建立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基础信息数据库,筛选出一期197个老旧小区(新华区97个、运河区100个),市城管局负责编制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计划,包括每个小区改造提升内容、所需资金和完成时间等,改造提升资金专户由财政部门预拨项目前期费用(如图纸设计费、勘探费、测量费等)。工程验收合格后,财政部门根据中标通知书和施工合同,将承担的老旧小区整体改造提升资金进行拨付,实现专款专用。
8月骄阳似火,却阻挡不住工作人员的热情与激情。一场关乎数万居民生活质量的民心工程就此拉开帷幕。
用“加速度”和高质量向人民交上满意答卷
李文涛是市城管局老旧小区改造办公室的负责人。自工程开展以来,他的作息时间就毫无规律可言。常常一大早就出门,晚上加班到凌晨。“老旧小区改造办公室一共有5个人,面对散落于中心城区的197个老旧小区,显然不够用,只有加班加点干。最晚的一次我们到凌晨4点才下班。”虽说辛苦,可他们却不曾抱怨,用李文涛的话说,咱是给老百姓干实事,再难也要坚持。
老旧小区改造办公室的工作场景,是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加速推进的一个缩影。而这既离不开一班人马的自我加压,又离不开科学的合理规划和前期设计。市城管局先期组织有关人员,先后赴徐州、天津、石家庄等地学习老旧小区改造经验做法,并根据我市老旧小区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沧州市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整体改造提升实施方案》,为工程画好路线图、谱好五线谱。
走进老旧小区改造办公室,墙上悬挂的两张老旧小区改造分布图格外显眼,上面标注了各个老旧小区的相关信息,让人一目了然。“看似简单的两张图,却汇聚了设计、监理、数字化等部门共同的心血。”市城管局副局长孙宏春介绍说,他们利用网络信息系统,建立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群,老旧小区改造的有关人员,都可以在群里畅所欲言,既能准确把握工作开展情况,又能为老旧小区改造献良策出良方。
施工进度的把控,不仅关系到进度目标能否实现,还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成本。“我们有专人负责每周对运河区、新华区各街道办事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进度进行汇总排名,并以简报形式上报。”李文涛告诉记者,通过每周的评比,让干得快、干得好的出出彩,让干得慢、干得差的出出汗,各个施工队在文明施工安全施工中呈现出赶帮超的氛围。
改造过程中,市城管局还引入公众参与工程监督验收机制,强力推进工程建设。家住朝阳小区的刘女士,见证了小区的华丽转身,也感受到了从工作人员到施工人员的“加速度”与高质量。“每天加班加点地干,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小区环境就有了明显改观,还专门安置了健身器材,成了居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如今,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已分别刨除旧混凝土路面、旧砖铺地面、旧混凝土散水各3.2万平方米、3.2万平方米、9630平方米,分别新铺设3.5万平方米、3.2万平方米和9653平方米。同时,清淤和新建排水沟6.9万米,改造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墙面粉刷6.4万平方米,并对路灯、监控设备、健身器材、楼道窗户、垃圾箱、小区公示栏、配电箱等进行了配备和更新。
从心存疑虑到我要参与的精彩蝶变
老旧小区改造,点多面广,既要保证“面子好看”,又要保证“里子提升”,并不是件容易事。改造提升工作之初,有个别居民不愿配合,成为推进过程中的最大难题。
“无非是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家建有违建,改造过程中侵犯了个人利益;一种对这项工作抱有怀疑的态度,总怕虎头蛇尾。”李文涛介绍说,对于违建情况,他们积极与街道办事处协调,减轻拆除阻力。“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和街道办对接五六次。”在街道办工作人员苦口婆心的劝说下,不少违建户思想转了弯,主动进行了自拆。
家住液化气宿舍楼的李女士,最初也不看好这次改造提升,担心半途而废。可随着施工队的进驻,小区里的下水道完成了清淤,楼体统一粉刷了颜色,小区环境也更加整洁干净。“事实胜于雄辩,小区环境的改观最具发言权。我曾为自己有过那样的想法而感到羞愧。那段时间天气还很炎热,我就买来西瓜和水给工作人员送去,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随着小区面貌大变样,越来越多的居民和李女士一样,不仅改变了想法,还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到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过程中来。“小区的环境好了,人们的生活也舒畅了,各种卫生习惯也要有所改变。除了注重家庭的环境卫生,在垃圾倾倒、小区环境保持等方面我们也更加注意了。”家住西环小区的王先生,如今看到地面上的垃圾都会主动捡起,在举手投足间传递着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文明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