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血脉 践行初心使命

2021-06-21
来源:沧州日报

赓续红色血脉 践行初心使命

——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沧州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系列述评之一


本报记者 李其征

旗帜引领方向,思想照亮航程。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从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人坚守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谱写了砥砺前行的壮歌,铸就了举世瞩目的辉煌。

令我们骄傲的是,在这激荡人心的百年征程中,沧州从未缺席。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前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城市,一步一个脚印,夯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根基;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人民,万众一心,用勤劳的双手,树立起历史的丰碑。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今天的沧州,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正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赓续红色血脉,践行初心使命,凝聚奋进力量,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书写着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市、美丽沧州的崭新篇章。

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让我们沿着时间的指针回到一百年前。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社会的面貌,由此焕然一新。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大革命时期,再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党的领导下,无数优秀沧州儿女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舍身为国、艰苦奋斗,书写了共产党员践行初心使命的壮丽篇章。

从津南农民自卫军起义到马颊河农民暴动;从沧县二中学潮到泊镇九师学潮;从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挺进冀鲁边到120师主力转战冀中;从青沧战役到土改运动……朱德、贺龙、罗瑞卿、吕正操、肖华、杨成武等开国将帅都在沧州留下战斗的足迹,敬爱的朱老总还写下了“沧州战罢归来晚,闲眺滹沱听暮砧”的战斗诗篇。

在这片革命的热土上,镌刻着张隐韬、戴培元、赵博生、马本斋、黄骅、杨靖远、牛氏三杰等革命英烈的名字,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他们毁家纾难,抛家别子,一切听从党的召唤。面对利诱,他们初心不改;面对屠刀,他们铁骨铮铮……在沧州大地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他们坚如磐石的信念、百折不挠的意志、视死如归的坚贞、不畏牺牲的风范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为我们树起了一座座巍峨屹立的不朽丰碑。据不完全统计,沧州有革命烈士1.7万多人。其中,马本斋、赵博生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有25人入选全国著名抗战英烈;在全民族抗日战争中,牺牲在沧州大地上的县团级以上干部超过百人。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这,既是沧州的荣光,更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继承先烈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奋斗的姿态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拼搏进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发展奇迹,实现了从“苦海沿边”到现代化城市的不断跨越。

今天,发展的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中。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学习党史担使命 苦干实干促跨越”交流活动等特色活动为抓手,赓续党的精神血脉,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凝聚起启航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激发出推进沧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磅礴力量。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夯实执政之基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100年来党的辉煌历史充分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进入新时代,我市紧紧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深化理论武装、作风建设、基层党建、制度建设,持之以恒强基铸魂、正风肃纪,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在狮城大地高高飘扬。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从讲政治的高度引导党员、干部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筑牢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基石,把初心使命变成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

“严字当头、细字用心、深字发力、实字落地、快字提速”, 去年10月以来,“严细深实快”作风教育吹响了“解放思想、锤炼作风、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冲锋号”,发出了奋力开创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市、美丽沧州新局面的“动员令”。坚持“大干不难,小干不易”,沧州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韧劲,以“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的干劲,推动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落实,以思想“破冰”助力思路“破题”、措施“破局”。

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今年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坚持从革命先辈的高尚品格中汲取营养、净化灵魂,充分利用马本斋纪念馆、冀中烈士陵园、中共中央华北局城工部旧址、河间白求恩手术旧址、赵博生故居、大赵庄惨案遗址等地方红色教育资源,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6月16日晚,第十期“学习党史担使命 苦干实干促跨越”交流活动举行。活动从3月底启动至今,已有60位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走上台交流发言,市县乡三级干部同步视频学习,在学先进中找差距、强本领、增干劲,真正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乡镇(街道)、村庄(社区)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在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尤其是为民服务办实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在建设经济强市、美丽沧州新征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开展“学习党史担使命 苦干实干促跨越”交流活动的初衷,即是通过打造乡镇(街道)晾晒工作、比学赶超的“擂台赛”和“加油站”,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近年来,我市始终牢牢抓住基层党组织这个“牛鼻子”,以“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年”为抓手,大力推行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和“党建+农村”“党建+合作社”“党建+社区治理”等模式,持续筑牢党的执政根基,使基层党支部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这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无论是在项目建设的一线,还是在脱贫攻坚的“战场”,那一声声“我是党员,我先上”始终回响在耳边。这既是共产党员的“硬核表达”,更让我们感佩于心——那一面面飘扬的党旗,让我们前进有方向、学习有榜样、行动有力量。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今天的沧州,正处在从“一般性正常增长”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蝶变的关键时期。在“学”中务求实效、在“悟”中入脑入心、在“干”中担当作为,全市党员正努力把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的智慧和力量,转化为推动沧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用自己的聪明才干、责任担当,谱写着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崭新乐章。

始终牢记“人民至上”,把实事办到百姓心坎儿上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更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赓续红色血脉,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时刻牢记“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公仆意识,把苦干实干的作风体现到百姓笑脸上,以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为政之要,贵在落实,重在实干。市委、市政府坚持“小事看大、远事看近、实事办好”,聚焦“群众满意”这个总目标,从细处抓起、从细微干起、从细节做起,用小实事累积成大民生,用实干实绩彰显为民情怀,也赢得了群众的拥护与支持。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脱贫人口“零返贫”、边缘人口“零致贫”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3+1”机制,及时防范返贫致贫风险,实现精准帮扶。

聚焦“三重四创五优化”,扎实开展“拆促畅增优”活动,以“严细深实快”的作风,全域统筹、整体推进、全面提升,大做“绿化、香化、美化、亮化、净化”文章,城乡人居环境不断优化。

聚焦城市基层治理,推动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常态化”参与社区治理,“项目化”开展党员志愿服务,“长效化”推动在职党员积极参与,做到组织共建、事务共商、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党员共管,实现城市党建和机关党建互联互动,构建党建引领、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聚焦民生实事,在扎实推动省20项民生工程和市10项民生实事有效实施基础上,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满足群众更高品质生活需求、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等,主动谋划,持续推进民生工程扩面增量,先后推出小学校内课后延时服务、共享助力车等便民措施,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看得见、摸得着”。

……

一件件一桩桩,看似小事,却一头连着高质量发展,一头连着高品质生活。

“我为群众办实事”,聚焦的就是这样一件件群众身边的实事,这既是对群众所需所盼的最好答复,更是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践行初心使命的题中之义。随着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一项项惠民举措正在加速推进,展望不远的将来,相信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初心凝聚力量,使命催人奋进,奋斗成就辉煌。在庆祝建党百年的重大时刻,全市党员干部赓续红色血脉,践行初心使命,把理想信念火种、红色传统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向着打造“十四五”时期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和发动机的目标执著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