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载侍兄如父
——黄骅王玉森夫妇赡养两位独身哥哥的故事
本报通讯员 周如凤 本报记者 康学翠
昨天中午,王玉森、李兆凤夫妇干完农活,回到家开始包饺子,煮熟后便先给两位哥哥送去,照顾哥哥们吃好,他们才回家。夫妻俩都已年过花甲,二十三年如一日坚持照顾89岁的大哥王玉合和85岁的三哥王玉杰,在村里传为佳话。
69岁的王玉森是黄骅市官庄乡北排村人,与老伴儿李兆凤结婚已近40载。王玉森有三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因为生活条件不好,大哥和三哥始终都没成家。
婚后,王玉森夫妇俩育有两儿三女,大家庭十多口人,多年没分家。后来,父亲、二哥、母亲相继去世。2003年,王玉森的大儿子结婚了,这一大家人才分开住。
看着膝下无儿无女的两位哥哥,王玉森决定照顾他们:“爹娘不在了,大哥和三哥也上了年纪,他们没有孩子,照顾他们是应该的。”这个决定,老伴儿李兆凤非常赞成,她要把两个哥哥接过来一起住,却被两位哥哥拒绝了。“这样已经够麻烦弟弟、弟妹了,再住过去太不好意思了。”王玉合说。
起初,两位哥哥到玉森家吃饭。这几年,哥哥们都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夫妇俩就每天上门给哥哥送饭,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从不耽搁。每次去,总是看看哥哥需要什么,帮他们收拾一下屋子,看看有没有需要洗的衣服。
2009年冬天,三哥王玉杰在雪天滑倒摔折了大胯。王玉森夫妇把三哥接到自家炕头上,给三哥端屎端尿、理发剪指甲、贴药按摩,一伺候就是半年,直到王玉杰康复。谁知,后来王玉合又摔伤胯骨。王玉森夫妇又把大哥接到炕头上精心伺候。提及此事,两位老人都夸四弟和弟妹好。
平日里,李兆凤为两位大伯哥理发洗头、端水喂药、收拾擦洗,经常累得直不起腰来。她还患有高血压、心脏病,难受起来全身无力、直冒虚汗。这些两位老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跟村里人说起这些总是感动得落泪。
王玉森夫妇照顾两位哥哥的事在村里传开,大家称赞不已。村民马玉兰说:“李兆凤整天伺候两位大伯哥,在这十里八村再也找不出这么好的 兄弟媳妇了!”王玉森对老伴儿也是充满感激。
如今,王玉森夫妇四个孩子已结婚,只剩下小儿子。在夫妇俩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也是极尽孝道,现在三个出嫁的女儿十天半个月就回来看望大伯和三伯,给他们买奶粉、糕点、水果等,帮父母分担家务。守在身边的儿子、儿媳,平日里也总给两位老人送吃送喝,嘘寒问暖。
王玉森夫妇照顾两位哥哥,经济负担很重,前几年,村里向上级申请为两位老人办理了低保。为减轻王玉森夫妇的负担,村干部想让两位老人去住敬老院,但两位老人都不想去。“这么多年,也有很深的感情了,大哥和三哥喜欢待在俺们身边,就让他们和俺们在一起过晚年吧!”李兆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