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王汝汀 崔明禄
提到线上办业务,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省时省力、便捷高效。然而《半月谈》记者近日采访发现,有些政务服务的“线上办”,比“窗口办”更费时、更麻烦。本该是乘着“互联网+”东风的绿色通道,却把窗口服务一度存在的“门难进、事难办”搬到了网络,这样的政务服务,俨然给办事群众帮了“倒忙”。
笔者亲历过某些政务软件的网络注册,填了一堆相关信息、上传了身份证照片后点击“注册”,却毫无反应,或是提示系统错误,连续几天都是这样的现象。笔者从“线上”转到了“线下”,跑了几里路,排了半天队,终于解决了问题。软件运行不成熟,或是网上办理高峰导致系统崩溃,有时候不可避免。但出现这些问题后,如何及时优化系统、改善问题,考验着政务服务的为民意识和办事效率。如果所谓的“线上办理”只是为了存在而存在,而失去了该有的快捷与便利,这样的“花瓶”政策,也是一种不作为。
“线上办”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有的政务APP开通了咨询服务,却更新缓慢、回复不及时,甚至让群众反映的问题石沉大海。还有些软件开通了预约功能,群众在“窗口办”之前需要在软件上拿到预约号,然而放号时,页面要么打不开,要么打开时已无号,要几周甚至几个月才能抢到号。随着网络的发展,线上平台早已成为了为民服务的重要阵地,而非“窗口办”的简单辅助,有关部门不应对网络平台疏于管理、缺乏重视,而要线上线下齐发力,合力造福民生。
总之,“线上办”平台不是建完就好,“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违背了政务新媒体建设的初衷,影响了老百姓网上办事的体验与效率,也加重了窗口办事的负担。希望更多“线上办”能够不忘初心,让群众真真实实感受到便捷与高效。
编辑:王俊芳 孙晓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