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近党群关系 共促村庄发展
——吴桥县四村“两委”办好“开门一件事”答好“上任第一卷”
本报通讯员
吴桥县村“两委”换届完成以来,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角色,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村民开辟出幸福之路。
东宋门乡第六屯一村:干群齐上阵,乱村变花园
第六屯一村过去破屋烂房多、养殖户多、柴草堆多,村人居环境排名一直靠后,尤其夏天一到村内异味扑鼻,给群众正常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新班子上任后,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决定对全村人居环境进行整治,彻底清理违建、旱厕、猪圈、柴堆,并重修下水管道,解决后街排水难的问题。
确定方案后,村“两委”及时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并一致通过。为了推动工作顺利开展,班子成员带头清残垣断壁、清柴草堆、清旱厕。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广大村民纷纷参与到环境大整治活动中来。两个月的时间,第六屯一村共拆除违建8处,清理旱厕4个,清理猪圈2个,清理柴堆6处,迁出养殖户2家,新修下水管道300余米,新建景观墙500余米,现在村庄街道整齐、民房坐落有序、环境怡人,彻底告别了臭气熏天、垃圾满地的过去。
安陵镇窑厂店村:解决施工“四难”,修建惠民广场
窑厂店村原来是一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差,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后,经过多次走访,决定在村东大街中段西侧铺花砖并安装健身器材。占地问题是第一难,规划活动场所虽是集体用地,但是被个人长期占用,村党支部书记班红章多次入户做思想工作,该户最终同意自行拆除地上建筑,用此地新建广场;资金问题是第二难,村“两委”班子积极同驻村工作队沟通,经过努力争取到了3万元资金;施工问题是第三难,村“两委”成员始终在一线监工,确保平整土地、夯实、碾压灰土等程序严格按施工要求进行;健身器材是第四难,广场建成了,村“两委”积极与县文体局沟通,顺利争取到一套健身器材。工程结束后每天早晨、傍晚都有许多百姓在广场健身聊天。
沟店铺乡范屯村:坑塘蓄水,滋润民心
范屯村属于黑龙港流域,地表浅层水为苦水且浇地成本高,村“两委”下定决心引入长江水,来解决村民浇地难、浇水贵,以及农作物产量低、收入少的问题。今年5月,长江水引入吴桥,范屯村抢抓有利时机,争取到县水务局资金支持,及时启动大型扬水泵站,在向村南坑塘蓄水的同时,及时协调周边尤庄、姚庄等村,疏通输水沟渠500米、挡坝100米。工程开始后,村“两委”班子带领全体村民拿铁锹、抗锄头,共劳动、同出力,经过20个昼夜不间断扬水工作,共蓄水20多万立方米,预计能灌溉2.2万亩地,节约灌溉资金80余万元,每亩可增收350元左右。同时,使周边五个村坑塘和沟渠也蓄满长江水。本次蓄水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为今后开展好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杨家寺乡小天罡村: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化解矛盾
杨家寺乡小天罡村“两委”班子上任后主动开门接访,积极化解信访问题。经了解,一王姓村民想往自己空宅基地拉土,由于路上方有天然气管道,车辆无法通过,该村民与天然气公司沟通,需该村民自行垫费1000元,因此导致信访问题发生。
小天罡村“两委”了解该村民的情况后,第一时间前往纠纷地点查看情况,然后与天然气公司进行沟通,最终达成统一意见:将路面向下部分挖深,这样既不影响车辆通行,又不会对天然气管道造成安全隐患。经过村“两委”成员的倾力相助,村民顺利把土拉到了自己的空宅基地上。
小天罡村“两委”班子表示,将继续严格执行信访相关要求,直面矛盾、主动下访,不折不扣地落实开门接访要求,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