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的五大误区,你“中招”了吗?

2021-08-07
来源:沧州日报

近期,新一轮新冠疫情已波及多个省(市),“测温、验码、戴口罩”再次成为人们生活日常的“标配”。但是你真的会正确戴口罩吗?以下这些戴口罩的误区,你有没有“中招”呢?

误区一:只要是口罩,都可以预防新冠肺炎

并不是所有口罩都能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如纸口罩、活性炭口罩、棉纱口罩、带呼气阀的口罩、防晒口罩等,因为材质、结构不够致密,预防效果有限。

建议:普通市民在一般环境下,可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误区二:不洗手,直接佩戴口罩

如果未洗手就直接佩戴口罩,会污染口罩,增加感染几率。

建议: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擦干双手后再佩戴,避免弄湿口罩。摘口罩时,不要碰口罩外侧,摘下后立即用肥皂洗手或酒精擦手。

误区三:口罩不及时更换、不分上下正反

一次性医用口罩有效期一般为4小时,不可内外面戴反,更不能两面轮流戴。

建议:应避免重复佩戴口罩,定期更换,如果发现口罩明显潮湿或脏污时,建议立即更换新口罩。

误区四:戴口罩不遮盖口鼻

夏季天气闷热,部分人因为呼吸不畅,把口罩撸到鼻子以下,这样就不能起到防护作用。

建议:如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请将口罩鼻夹侧朝上、深色面朝外。如口罩无颜色区别,可根据口罩皱褶判断,皱褶处向下为外。

戴口罩时,用双手手指置于金属鼻夹中部,一边向内按压一边顺着鼻夹两侧移动指尖,直至将鼻夹完全按压成鼻梁形状为止。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褶皱,严密覆盖鼻子和嘴巴。同时快速吸气,检查空气是否从口罩边缘包括鼻梁处泄露,再调整鼻夹。

误区五:多戴几层口罩,能更好预防病毒感染

多个叠戴会增加通气阻力和佩戴的不适感,同时在多重口罩的压力之下,很容易让口罩周围出现漏气的现象。

建议:在一般环境下,只要正确佩戴合格的医用口罩,一个就能达到防护效果。

高 菁 韩学敏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