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区)委和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访谈录|锤炼务实作风 回应百姓关切 努力办好沧州人民满意的教育 ——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李树杰

2021-09-10
来源:沧州日报

锤炼务实作风 回应百姓关切 努力办好沧州人民满意的教育

——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李树杰


本报记者 袁洪丽 本报通讯员 白红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开展‘两转两促三思考’思想大讨论实干大行动,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的实际行动,是转变发展观念、全力推动沧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担当实干的有力抓手。”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李树杰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大讨论旨在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激发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而落脚点是实干大行动。我们将聚焦破解发展不均衡等突出矛盾问题,盘活教育资源,提高办学品位,提升教育质量和便民服务水平。”李树杰说。

要让沧州百姓子女“有学上”。积极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程,力争到2025年,全市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5%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科学编制教育国土空间规划,中心城区“十四五”期间要新建、扩建25所中小学,以满足中心城区小学、初中入学需求。同时,积极指导各县(市、区)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尤其改扩建一批高中学校,“十四五”期间计划完成7所县城高中阶段学校新改扩建,增加学位2.6万个,以解决上高中难的问题。

要让沧州百姓子女“上好学”。在基础教育方面,巩固扩大主城区教育均衡化工程,推进实施县域农村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解决城乡间教育不均衡问题;加强农村学校师资配备,分期分批开展乡村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每年培训1000人以上;分梯队对标先进地区优质高中,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实施培优计划,使更多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中教育,考进理想大学。在职业教育方面,推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紧密对接沧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全市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为企业培育更多订单式人才。

要让沧州百姓子女“上舒心的学校”。持续巩固扩大课后服务成果,全市小学全部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受益学生39.2万人。从今年秋季开始,把初中有需求的15.8万名学生纳入课后服务范围,优化服务内容,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质量。全力推行校内校外课业负担“双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要让沧州百姓子女“上安全的学校”。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校园安保、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等重点环节,全面排查整改校园安全风险隐患,确保学生生命安全。

“开展好思想大讨论实干大行动,不仅是要求、是担当,更是责任。”李树杰表示,接下来,全市教育系统将结合学习贯彻市第十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坚决落实市委确定的“一四五九”工作思路,确保思想大讨论实干大行动取得扎实成效,努力办好沧州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