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三大发展定位 全力推进民生实事 不断开创公交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访沧州公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洪林
本报记者 屈 鹏 本报通讯员 刘文环
“‘两转两促三思考’思想大讨论实干大行动,是实现沧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为推进公交事业大发展、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抓手。”日前,沧州公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洪林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沧州公交集团将紧紧围绕“一四五九”工作思路,凝聚思想共识,提高政治站位,抓大谋小,精益求精,努力让更多的人享受更好的公共出行服务,引领公众出行方式,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服务城市建设,以担当实干助力全市重项工作快速推进。“公交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城市文明的窗口。”王洪林表示,聚焦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秉承“公交是窗口 人人是名片 处处是精品”高标准服务理念,抓好场容站貌、车容车貌、人员风貌,发挥全国文明单位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公交优秀”彰显“公交优先”,通过“公交优先”通畅交通环境;按照“有路就有公交车”工作思路,织密公交运行网络,充分发挥公交线路穿针引线的作用,提升出行分担率,畅通城市的血脉;聚焦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按照“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思路,构建运河文化带内循环完善、辐射联通的线网布局,为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样板区、建造运河文化名城增光添彩。
服务经济发展,以“长久立”的机制展现交通大作为。王洪林表示,紧跟全市规划和发展方向,围绕拓展城市空间,拉开城市向东发展框架,构建“一港双城三带四区”及东部协同发展,认真谋划“双城互动”及同城化快速公交发展大规划布局,形成公交先行拉动城区经济协同发展的运营线网格局,促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围绕加快推进沧县、青县与主城区一体化发展城市布局,在开通910路的基础上,谋划开通主市区至沧县大官厅、杜生、张官屯的三条公交线路,拉动城乡经济,促进消费。同时,统筹推进公交惠民工程建设,快速推动沧州开发区枢纽站、太原路公交停车场、广州路公交停车场三大场站建设。
服务人民群众,以“满意度”为标尺提升幸福感。群众有所需,公交必有应。王洪林表示:“乘客的需求到哪里,公交人的服务就到哪里。公交集团持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线网,畅通‘主动脉’,织密‘微循环’。”围绕“公交吸引力”提升工程,谋划居民小区附近小街小巷站点及线网布局,重点推进“支—微”线路打造,转型发展微循环线路,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围绕“互联网+公交”定制工程,积极拓展定制公交业务,深入探索多样化客户需求,设计系列快捷、准时、灵活的定制线路;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集中汇民意,开门评公交”活动,创建公交优质服务品牌,打造五星级品牌服务、靓丽“红色风景线”,推行“首问您好”制度及微笑化服务系列特色服务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出行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以实干托举梦想,用奋斗成就使命。王洪林表示,公交集团将按照市第十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强化“依托政府做优,开拓市场做强”两轮驱动经营理念,不断提升工作效能、服务品质、窗口形象,强化成本管控、拓展三产隆起,推动公交事业实现跨越发展,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市、美丽沧州新局面贡献公交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