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土地流转 奖励植树造林
东光建设大运河“绿色廊道”
据新华社石家庄3月12日电(记者王民)天刚亮,东光县西安屯村的韩艳亭早早赶到大运河边,开始新一天的植树工作。“县里搞大运河绿色廊道建设,俺们承包了5000亩地,只要保证树木成活率,年底就能获得奖补资金。”韩艳亭说。
去年9月以来,为把大运河打造成富民强县的生态带、经济带、文化带和旅游带,东光县在大运河东侧宽度3000米范围内建设集休闲采摘、生态观光、绿化美化于一体的绿色廊道。
“大运河绿色廊道涉及88个村、8万多亩土地,单靠政府很难完成这样大规模的造林任务,更不能保障造林的效益和质量。”东光县林业中心主任林子新说。为此,东光县实行补贴造林新机制,鼓励造林企业(大户)、合作组织和全社会力量参与,撬动更多民间资本造林。
按规定,造林用地全部由乡镇政府统一流转,期限暂定8年。记者了解到,东光县大运河绿色廊道建设涉及的村很多耕地流转出去,村民除了拿到1000元/亩年补贴外,还能腾出身来外出打工。
不仅是造林补贴,“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也让造林大户吃上“定心丸”。“果木树长成后,依托大运河发展旅游开发,我这里要发展休闲农业,计划建设采摘区、休闲娱乐区。”韩艳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