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老板当“村官”——记任丘市北辛庄镇东代河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连庆

2021-12-29
来源:沧州日报

不当老板当“村官”

——记任丘市北辛庄镇东代河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连庆

本报记者 孙晓卉 本报通讯员 陈子康

“修马路建公园,脏乱治理勇向前;搞经济倡扶贫,领着干部家家转;亲人民讲文明,村民脸上笑开颜……”在任丘市北辛庄镇东代河村,提起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连庆,村民们总喜欢说上这样一段顺口溜,大家用这种方式,表达着对张连庆的感谢。从原本收入颇丰的老板,到为民服务的“村官”,张连庆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认可,他也因此摘得了“沧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的桂冠。

1988年,张连庆退伍回到家乡,购买了两辆货车跑起了液化气运输。当时的收入在村里是屈指可数。“老张,村里需要你这样的人参与管理!”“放着家里的买卖不管,要去当这个受累不讨好的村干部,咱图个啥?”一方面是镇党委领导的期盼,一方面是妻子的不理解,经过一番考虑,张连庆感情的天秤偏向了前者。怕生意“分心”,他把家里生意交付给两个儿子后,2014年4月他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面对村班子涣散、村庄面貌落后的局面,张连庆暗下决心,再苦再难,也要让东代河村变个样。“打铁还需自身硬”。在他的倡议下,村里将晚上的时间利用起来形成“夜课”制度,即由村“两委”带头,结合上级各类学习培训,围绕推动落实重点工作,组织党员干部每晚集中学习,学习时间不少于2小时。总是讲“本本”上的内容,难免枯燥乏味,时间一长,一些党员干部出现了学习兴趣下降的情况。张连庆犯了难:“让大家晚上学习已经很辛苦,如何让课堂活起来,成为大家乐于参与的活动呢?”苦思几天后,张连庆提出以理论结合历史、教育结合实际的方法,把“本本”上的理论知识与村内建设相结合,并查阅村、镇历史,请老党员讲述当年奋斗精神等,这样“接地气”的学习形式,点燃了村干部的干事热情,大家都铆足劲儿要为村里干点儿事。

有了这样一支强有力的队伍,东代河村加快了村庄建设步伐。在张连庆的带领下,先是整修了村里的道路,并对道路两侧进行绿化。修路的同时,合理利用道路两边的空地建成2处游园,并对村里的厕所进行改造。截至目前,东代河村完成厕改274户,村庄绿化覆盖率达50%。美环境更要美心灵,张连庆利用村民服务中心现有房屋和空地,绘制了500平方米的文化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弘扬文明村风,同时还建起了一个漂亮的文化广场,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如今的东代河村,一到晚上文化广场就灯火通明,音乐声、欢笑声此起彼伏,不光是本村村民,还吸引了不少周边村庄的村民前来娱乐。

“环境美了,如果能让村民们再富起来,就更完美了。”看着焕然一新的村庄,欣慰之余的张连庆又多了几分思考。以开展“两转两促三思考”活动为契机,张连庆迫不及待地通过“夜课”说起了自己计划:“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新型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我结合咱们村的实际有了一个新想法。咱们村的年轻人不是都外出打工了吗?村里1688亩土地都‘闲’着,你们想啊,这些地都是水浇地,而且咱们村又有紧邻白洋淀的区位优势,何不把这些土地利用起来,把咱们村打造成一个集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村,到那时咱们是村美人富,老百姓的日子就更好了……”浓浓夜色下,一幅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在张连庆的描绘下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