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奋进2021|赓续红色血脉 践行初心使命——沧州市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综述

2021-12-29
来源:沧州日报

开栏话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奋战“十四五”、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启之年。这一年,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三六八九”总体思路,围绕构建“一港双城三带四区”发展格局和抓好“三件大事”,坚持“一四五九”工作思路,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市呈现出经济社会稳步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民生事业有效保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为全方位展示2021年全市重点工作取得的可喜成就,即日起,本报推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沧州,奋进2021”专栏,全面梳理一年来我市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亮点工作和显著成效,进一步激发和凝聚起全市上下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市、美丽沧州的磅礴力量。敬请关注。


赓续红色血脉 践行初心使命

——沧州市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综述

本报记者 李其征

1921-2021,我们党走过了整整百年的奋斗历程。

“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犹如出征的号令,拉开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大幕。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安排,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自觉传承和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自觉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自觉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在解决问题、推动发展、惠及民生上彰显学习教育成果,在全市上下凝聚起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确保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这是一个被历史反复验证的真理。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党史,就是共产党人最好的营养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021年,市委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推进,坚持高站位部署、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市委主要领导亲自研究谋划,亲自组织推动,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有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市、美丽沧州提供了强大的政治引领、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组织引领学。市委发挥“头雁”效应,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引导全市党员干部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奋进力量。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按步骤、分阶段学习党各时期历史,学习党史学习教育必读书目,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领会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对于推动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更加坚定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全会召开后,我市立即召开市委十届三次全会,对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省委九届十四次全会、省委十届一次全会精神进行全面部署,研究制定《中共沧州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河北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意见>的工作方案》等3个专件,确保将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全市共组织县处级以上理论中心组学习1000余场次,组织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专题读书班120期,专题党课1800余场,较好发挥了“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动作用。

在“关键少数”带动下,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紧跟市委脚步,不断创新学习教育形式、丰富学习教育载体,抓实抓细专题学习、理论武装,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与此同时,我市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设立巡回指导组,对19个县(市、区)、4所高校、6家国企、81个市直单位专项巡回指导。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下发问题清单和督办函责令整改,切实提升了学习教育实效。

红色资源是鲜活的价值观、形象的教科书,更是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历史见证。青沧战役、马颊河农民暴动、冀中军区回民支队……在沧州这片革命老区,无数革命先辈和党的优秀儿女留下了奋斗的足迹,他们舍身为国、艰苦奋斗,书写了共产党员践行初心使命的壮丽篇章。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市盘活红色资源优势,打造6条主题学习线路,组织参观“革命烽火 红耀沧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沧州革命史展”,瞻仰马本斋纪念馆,观看《共产党人与沧州》《解放》等专题片,开展系列研学活动。举办“幸福沧州”大型摄影展,拍摄纪录片《沧州革命英烈》,出版系列丛书《沧州红色记忆》《沧州革命星火》,推出红色记忆短视频、红色故事微广播、“百年荣光”红歌快闪等活动,传承红色基因。

分层次开展宣传宣讲,做到学习教育全面有效覆盖

“这日新月异的变化乐坏庄稼汉,吃完晚饭情不自禁围着公路转,大家一边散步一边闲谈,七嘴八舌抢着说热闹非凡……”日前,在新华区小赵庄乡唐庄子村,草根宣讲团宣讲员李凤芝为村民带来自编快板说唱《日新月异的新农村》,引来不少村民驻足聆听。

这是我市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一个缩影。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我市一方面注重拓层扩面,深入广泛开展专题宣讲,一方面注重抓好各种媒体协调联动,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宣传,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宣讲全面覆盖、有效覆盖,党史学习教育政治氛围、舆论氛围、社会氛围进一步浓厚。

专题宣讲中,我市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网络,引导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和感悟党的百年历程、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组成市委宣讲团,市委常委带头到分管部门、高校、基层开展多种形式的宣讲活动,带动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党史专题宣讲2500场次,直接受众20余万人次;依托市委走基层宣讲团、青年讲师团、“红色宣讲团”等各种形式的宣讲团,深入机关、企业、高校、社区、农村,开展各种形式的宣讲活动,共开展宣讲20万余场次,总计受众达到180万人。宣讲队员紧紧联系党的百年历史和百姓的身边变化,既讲出理论的高度、历史的厚度,又讲出实践的深度、情感的温度,把每名党员、广大群众的心田紧紧融在了一起,使大家对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更深刻的理解。

主题宣讲如火如荼,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线上依托“365百姓故事汇”“学习强国”“两微一端”等载体和平台,线下运用“理论开场”“胡同论坛”“农村大喇叭”“社区小喇叭”“订单式宣讲”“文艺宣讲大篷车”等形式开展基层宣讲20万余场次,组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理论征文等活动百余场次,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宣讲矩阵,引导着广大党员干部赓续红色血脉,践行初心使命。

同时,我市发挥好各种媒体协调联动优势,让教育形式多样,让党史生动形象,让更多人对党史喜闻乐见。我市各级媒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综合运用报、网、微、端等传播平台,强化专题策划。开展“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寻访红色足迹 凝聚奋进力量”“献礼建党百年 记录百名先锋”等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拍摄制作《榜样的力量之我是共产党员》专题片100集,并推出一系列评论言论文章,为党史学习教育营造了浓厚氛围。

领悟百年党史,凝聚奋进力量。共识在宣讲中凝聚,思想在交流中升华。一场场充满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宣讲,一次次充满感情的“面对面”交流,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干部群众中走深走实走心,让百年党史成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精神能量。

擦亮沧州特色品牌,推动学习教育出新出彩

党史学习教育,基础在学习,目的在教育。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市立足实际,守正创新,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打造了一系列沧州特色品牌,推动学习教育出新出彩。

建机制。我市建立“三清单三展示”工作机制,即建立学习任务清单、自选动作清单、“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清单,利用媒体及公开栏等平台充分展示各地各单位是怎么学的、怎么做的及学习成果,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可量化。

重实践。深化“童心明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各中小学校充分发挥思政课主阵地作用,通过“课前三分钟讲‘四史’”、党史主题故事会和演讲比赛、“百万青少年进国防教育基地”、讲好“开学第一课”等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童心向党”。

举办“幸福沧州”大型摄影展,拍摄纪录片《沧州革命英烈》,出版系列丛书《沧州红色记忆》《沧州革命星火》,开展“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寻访红色足迹 凝聚奋进力量”“献礼建党百年 记录百名先锋”等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推出红色记忆短视频、红色故事微广播、“百年荣光”红歌快闪等……一系列特色活动,在沧州大地形成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浓厚氛围。在全省党史学习知识竞赛中,我市以112万人的参与数,获得全省第一;在全省参与人数前十名县市中,沧州占了6个。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的关键阶段,8月4日,“两转两促三思考”思想大讨论实干大行动强势启帷。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智慧力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向纵深发展,以转观念、转作风为突破口,真正做到政治站位、思想观念、工作标准、精神状态都向高处提领、向实处发力。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狮城大地处处回响着实干实政的主旋律。

学史力行践初心,确保学习教育见行见效

质胜于华,行胜于言,党史学习教育不仅在于知,更在于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走基层、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如今,在狮城大地,一件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一桩桩民生实事勾勒出了“幸福沧州”的新面貌。

为确保实践活动扎实有效推进,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印发《关于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现乡镇(街道)社区及农村全覆盖的通知》等文件,明确各市直单位重点任务分工。全市实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五图作战,明确了方向图、重点任务图、流程图、责任图、效果图,并要求各地各系统根据自身特点制作本地本系统“作战图”,以图促战,实现闭环管理。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月报制度和重点民生项目清单台账报送机制,多角度发力,全方位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把时间花在脚下,把百姓装在心里,市领导率先垂范,市县协同联动,部门及时跟进,党员干部主动作为,找准查实基层和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群众感受到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可喜变化,也在全市掀起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热潮。

各县(市、区)和各级各部门,立足主责主业,以学史力行强化使命担当,把学习成效转化成为民服务的动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老百姓心里走。

新华区总结提升疫情防控中形成的“党建引领、网格联动、多元共治”社区管理成功经验,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探索打造城市社区“136智慧网格管理体系”。网格员和居民通过手机,将基层的大事小情及时反映到系统平台,社区和街道会第一时间处理,属于职权范围外的逐级向上级平台反映,实现居民反映的问题件件有人管、件件有反馈、件件及时清。

吴桥县发起“跨省通办百县联盟”,打通行政审批“高速路”,实现了群众从“异地办”到“就地办”,变“折返跑”为“数据跑”。由他们发起的“跨省通办百县联盟”,涉及华北、华东、华中、西北23省(直辖市、自治区)的56个设区市,涵盖109个县(市、区)的8500余万人,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跨省通办”政务服务体系之一。

针对学生延迟课后服务的问题,市教育局对有需求的学生,建立弹性离校机制,分时段安排放学,避免“一刀切”,最大限度解决学生家长的实际困难。同时,因材施教,聚焦学生所思所想所盼,及时调整服务内容,确保满足各年龄段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截至目前,课后服务学校覆盖率100%;受益中小学生54.975万人,有实际需求的学生覆盖率100%。

……

截至目前,全市确定“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总数2567件,出台为群众办实事长效制度规定642项,推出为民惠民便民政策措施1680项,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纠纷矛盾21800件,一桩桩民生实事成为彰显“学史力行践初心”的生动注脚。

铭记光辉历程,凝聚奋进力量。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全市党员干部必将从党史中不断汲取信仰的力量、思想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实干的力量,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实际行动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在沧州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