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沧州|让法治信仰的种子扎根心中——任丘市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普法工作走笔

2022-02-17
来源:沧州日报

让法治信仰的种子扎根心中

——任丘市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普法工作走笔

本报记者 闫晓楠 本报通讯员 周颖 边素威

“‘奉公守法’这个成语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的故事……”在任丘市法治长廊,一位母亲正在给孩子讲述长廊两侧与法有关的成语小故事。像这样的成语展牌在长廊两侧大约有20个,它们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向百姓展示着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

这只是任丘市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创新普法形式的一个缩影。普法工作是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是促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重要保证。“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任丘市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开展“法律九进”和“法治九建”活动,群众法治观念普遍增强,领导干部法治能力进一步提升,为全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任丘市建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5个;任丘市普法头条号“于村司法所”多次全国排名第一,2019年被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公众号刊文表扬,被省评为“十佳政务头条号”。

如今,行走在任丘的大街小巷,法治文化之花遍地开:蕾莎商城、新市民广场等墙体LED显示屏循环播出宪法法律宣传标语,电视台连续播放宪法公益宣传片《我与宪法》,在火车站建成法治广场,在渤海公园建成宪法法治公园……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期间,任丘市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又利用公交车、出租车显示屏、楼体显示屏等广泛宣传国家安全法宣传标语,营造了公益普法良好氛围。同时,利用微博、微信、普法类头条号等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有效提高了普法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为了更好地进行法治宣传教育,由任丘市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各执法部门和服务单位分别指派一名业务骨干,组成全市普法讲师团,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普法活动,提供专业法律咨询服务,解答法律疑难问题,有效提高了全社会对宪法法律知识的认知水平。同时,按照任丘市人口数量,确定法治宣传教育经费。“七五”普法期间,普法宣传共支出198万元,全力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法律意识要从小培养,通过实践提升法治素养,在青少年心中种下法治信仰的种子。任丘市以普法讲师团为依托,广泛开展“法律进校园”“法律伴我行”“开学第一课”“我们一起读宪法”等主题法治宣传活动。全市中小学通过配齐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建设,帮助广大中小学生培养自主学法意识。依托马村惨案纪念馆,建成任丘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将青少年法治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在厚植法治观念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

“乡村作为法律普及的薄弱地带,更应受到重视。”任丘市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落实农民法治教育制度,任丘市定期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以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乡村法律明白人参与到村居普法工作中来,让村民听得懂、学得懂、用得上。注重发挥“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作用,村居法律顾问不定期进村(社区)开展法律宣传服务,现场答疑释惑,协助解决民间纠纷,努力推进村居法律顾问工作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2017年以来,共开展法律咨询1000余次,有效解决了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引导广大市民深入了解疫情防控相关法律知识,科学认识疫情、理性应对疫情,任丘市共印发了疫情防控法律知识手册1.5万册,及时配发到各乡镇各部门,同时运用新媒体账号发布有关疫情防控知识和依法防控案例1000余条,提高了群众的依法防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