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我们的新时代|硕士书记兴村记

2022-06-13
来源:沧州日报

硕士书记兴村记

本报记者 康学翠 本报通讯员 刘 磊

瘦高个、戴眼镜,说话斯斯文文……吴桥县沟店铺乡孙龙村党支部书记孙浩政的形象,和村民认知中的“村支书”相差甚远。“虽然他有着硕士研究生的头衔,可一个涉世未深的毛头小子,能管好村里这些事吗?能带领大家实现乡村振兴吗?……”上任伊始,村里的一些群众对孙浩政心存疑虑,可仅一年的时间,村民们就对这位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的认识有了改观。整治人居环境、扩挖坑塘解决农田灌溉、修建小游园……件件实事都办到老百姓的心坎儿上,村民们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孙浩政的家在孙龙村,父辈靠养殖为生,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他,读大学特意选择了河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去年1月,27岁的孙浩政硕士毕业,多家单位向他抛出橄榄枝。就在家人都以为他会借此“远飞”时,孙浩政却作出回村的决定。“现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期,我要用所知所学带领村民致富。”同年3月,孙龙村村“两委”换届,孙浩政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孙龙村有村民78户、202人,耕地713亩。村小人少,按说好管理,可正因为村小人少,各类资源不丰富,发展步履维艰。成了村庄“当家人”,接下来干什么?怎么干?孙浩政上任头一件事,就是走田间、访农户,邀请党员、村民代表探讨村庄发展之路。10多天下来,他慢慢有了思路:“先从村民反映的问题入手,解决群众所需。”

村里蓄水少,农田灌溉一直用浅井水,孙浩政积极向上级申请落实了坑塘扩挖项目,完成疏浚引水渠300余米、扩挖坑塘7亩,全村蓄水能力翻倍增长。同时他多方筹措资金,铺设地埋管道1500余米。村民浇地不愁了,灌溉农田的开销也大幅下降。

这事让孙浩政在村民中树立了威信:“孙书记是个干事的人。”村民提起孙浩政,不再称呼“小伙子”,而是“孙书记”。

村民的拥护也提振了孙浩政的信心。“产业、生态、文化、人才、组织,乡村要振兴,这五方面缺一不可,咱们要因地制宜,深挖村里资源,全面推进孙龙村的振兴。”在一次党员大会上,孙浩政道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心中的乡村振兴蓝图愈加清晰: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打造美丽宜居村庄。一时间,孙龙村在孙浩政的带领下全员上阵,清除垃圾、平整土地、种植树木……至今,清理平整土地400平方米,种植树木500棵,修建游园两个。

孙龙村是“现代杂技之父”孙福有的家乡,其故居就在村里。抓住这一资源,孙浩政和其他村“两委”成员商议对孙福有故居进行保护开发利用。“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杂技历史名村,让孙龙村成为吴桥杂技旅游中的一站。”孙浩政信心满满地说。

在发展产业上,孙浩政瞄准了位于村里的吴桥繁兴种禽股份合作公司。这家企业收购玉米、加工畜禽饲料、养殖蛋鸡,辐射带动本县及周边县(市)1500多户农民、10余家粮食合作社发展。孙浩政认为,这也是村民们致富的“摇钱树”,他利用个人所学的专业知识,帮助扶持企业发展,还邀请养殖专家为企业员工与广大养殖户授课……他和村“两委”成员商议,打算依托种禽公司,带动更多养殖户科学养殖,做大做强这一产业。

“读书多、有见识、头脑活,我们孙书记肯干事、能干事……”如今,在孙龙村,大家提起孙浩政都会给予褒奖。孙浩政说:“新时代赋予了我们新使命新担当,孙龙村的振兴就是我的使命责任,我相信,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孙龙村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