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八个全力”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四论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强市
本报评论员
“全力推进沿海经济发展,全力实施和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全力推进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推进深化改革和法治建设,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加快推动党的二十大擘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推动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各项部署在沧州结出硕果,市委十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了“八个全力”的要求,为做好下一步工作指明了主攻方向、明确了任务要求。全市上下一定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面贯彻、全力攻坚,切实将“八个全力”化为具体方案、变成具体措施、拿出具体行动,不断推动建设沿海经济强市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就未来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大政方针、作出全面部署。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吹响了“勇于站在时代前列,意气风发迈向民族复兴,到2035年,全面建成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进军号。风起,就要扬帆;乘势,定能快上。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我们唯有全面把握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各项部署,坚定信心、锐意进取,用奋发有为、艰苦不懈的努力,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把各项任务落实落细,才能把宏伟蓝图变为现实。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振裘持领,万毛自整”。善于抓重点,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法论,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八个全力”,是市委对标对表国家未来五年的战略部署,落实全省未来五年发展的目标任务,审视沧州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作出的科学决策。每一项工作重点,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都是针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符合实践新要求,又反映人民新期待,抓住了事关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体现了对沧州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部署。抓准、抓住、抓好这“八个全力”,以重点突破牵引带动全局发展,是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沿海经济强市取得更大进展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所在。
聚焦才能精准,精准才更有力。锚定“八个全力”,要全力推进沿海经济发展,在扩大开放中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提升,加快临港产业聚集、港产城融合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沿海经济绿色低碳智慧发展。要全力实施和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服务对接京津和雄安中加快发展,推动交通、产业以及更多领域协同融合。要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壮大市域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突出以项目和招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突出以科技创新加速产业动能转换,突出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突出以开发区提档升级建强发展主阵地。要全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努力打造“中国大运河非遗之城”新名片,打造特色鲜明、继古开今的文化带,打造林水相依、原真唯一的生态带,打造心向往之、流连忘返的旅游带。要全力抓好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抓好中心城区、县城建设,抓好乡村振兴。要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抓好环境污染防治,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以及碳达峰碳中和。要全力推进深化改革和法治建设,抓好稳经济政策末端落实、“放管服”改革、法治沧州建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大民生领域投入,抓好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工作。
工作重点越突出,越要扛牢责任,持续攻坚。“八个全力”,哪一项都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面对困难挑战,任何时候都不能有松动、有迟疑、有退缩。我们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上来,把狠抓落实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要唱响“解放思想、奋发进取”主旋律,持续巩固提升“两转两促三思考”活动成果,引导各级干部一门心思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要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坚持在实践中求真知,在探索中找规律,持续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突破,努力创造和取得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举措、新经验、新成果,让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更足。要紧盯末端抓落实,研究具体办法、明确具体责任,把任务分解到项目、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加快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打通落实见效“最后一公里”。
疾风知劲草,淬火炼真金。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心无旁骛干事业、聚焦重点抓落实,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就一定能够蹄疾步稳地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付诸行动、见于成效,不断在新赶考路上书写出优异的沧州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