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百千万”大宣讲 二十大精神入人心
——我市深入开展“六进”宣讲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综述
本报记者 李其征 本报通讯员 王思宇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近日,在新华区车站街道办事处欣怡社区“线上云课堂”,新华区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田海燕正在给大家讲解党的二十大精神。连日来,车站街道办事处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e课堂”,以“互联网+理论宣讲”模式持续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党的创新理论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深受辖区居民的喜爱。
这是我市深入开展“六进”宣讲,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的一个缩影。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市以开展“十百千万”大宣讲活动为载体,积极整合各类宣讲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宣讲活动,扎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进网站,营造“报台网宣”热起来、“理论开场”火起来、“车厢党课”讲起来、“大小喇叭”响起来、“讲堂论坛”办起来、“知识竞答”赛起来、“戏曲歌舞”演起来、“翰墨丹青”展起来、“书会书社”读起来、“马扎板凳”用起来的浓厚社会氛围,切实让理论宣讲真正接地气、入人心、有实效。
“报台网宣”热起来。我市统筹各类媒体平台,持续办好专栏专题,把牢正确导向,营造舆论强势。市委宣传部在全市开展了党的二十大精神“线下学习、线上交流”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利用日常工作、居家办公、志愿服务等时间,借助报刊、图书、音像等资料,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下自学活动;运用学习交流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及“强国视频会议”等载体开展线上交流展示活动。针对不同受众,市委组织部和市直工委分别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张梅,通过远程教育平台以视频形式学习交流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分享自己的参会感悟,4万余人聆听了宣讲。渤海新区黄骅市、孟村回族自治县、新华区在社区宣传栏、活动广场等多处设置二维码,居民通过扫码就能聆听党的二十大精神。
“理论开场”火起来。利用举办思想文化类活动、召开会议正式开场前的候场时间,安排播放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微视频,起到理论热场作用。同时依托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及广场、公园等公共活动空间的大屏幕,插播理论宣传短片,《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讲》《二十大代表风采录》……一个个通俗易懂的短视频,让群众随时随地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车厢党课”讲起来。沧州市公交集团利用公交车待发时间,向候车乘客现场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利用车载电视循环播放专题微视频;利用车内公益广告宣传二十大报告金句;利用车厢向乘客发放二十大精神“口袋书”。遍布城区和郊县的700多辆公交车成为“流动的课堂”,群众在乘车途中潜移默化接受党的创新理论熏陶。
“大小喇叭”响起来。全市5600多个行政村全部开通农村大喇叭,用老百姓熟悉的乡音,深入浅出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社区小喇叭、绿地音箱、校园广播站,每天分时段广播党的二十大精神。盐山县452个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包村干部、宣讲志愿者纷纷加入广播员行列,村里的大喇叭每天都会如约响起。运河区统一录制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音频,并增录热心群众、小区名人、社区书记、乡贤能人的音频,依托各村“大喇叭”和各社区“小喇叭”,每天利用10分钟左右时间播放。
“讲堂论坛”办起来。市直工委利用先锋讲堂、周末学堂和流动课堂,向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开展面对面、互动化宣讲。
任丘市打造“微风讲堂”“彩虹课堂”“队长课堂”等一系列宣讲品牌,助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沧州开发区开设“夜间课堂”,先后开展“夜读、夜学、夜考、夜研讨”等活动。泊头市充分发挥“乡村夜话”作用,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传递到农民群众的心坎上。青县运用“政策半小时”宣讲、“炕头党课”、蔬菜大棚“唠家常”等多种形式,把讲台搬到了群众身边。渤海新区黄骅市依托社区(农村)网格举办“网格论坛”,从百姓身边事入手,以小变化反映大发展,用小故事反映大时代。
“知识竞答”赛起来。市直工委积极组织全市党员干部参与“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出的“党的二十大精神答题活动”和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推出的“党的二十大报告100题”互动测试,动员广大干部群众通过线下理论考试、线上作答晾成绩等形式积极参加各类党的二十大精神答题活动。孟村回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创新推出“转盘问答式”互动宣讲,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精心提炼编排,以选择题的形式做到一张圆形转盘上,深入基层宣讲时设置互动环节,干部群众可以随意转动转盘,转到哪个问题就回答哪个问题,大家争相抢答,气氛热烈。
“戏曲歌舞”演起来。市文广旅局创排红色题材评剧小戏《笸箩渡》,复排大型新编河北梆子《白洋淀雁翎队》,举办“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系列文艺演出活动以及群众文化赛事活动。运河区组建文艺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在寓教于乐中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盐山县“逢春艺术团”紧扣宣讲活动主题,编排西河大鼓、快板、相声、诗朗诵、三句半等文艺节目,走进企业、农村、社区、校园演出,并录制视频滚动播放。青县文化馆刘伟等创作的歌曲《人民至上》《向着人心走》《向你奔赴》和新华区文化馆郎向阳创作快板书《二十大 关键词》等作品,通过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发布,受到群众好评。
“翰墨丹青”展起来。市委组织部举办了“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主题书画展,市书协组织主席团成员共同书写“二十大报告金句”,加深群众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新华区举办“筑梦新时代”主题书画展,展览内容全部为二十大报告热点词汇及经典段落。河间市举办“党的二十大报告金句”网络书法展,征集书法作品100余幅,展出优秀作品35幅。吴桥县举办“翰墨飘香抒情怀 挥毫写意展风采”主题笔会和主题书画展,以笔抒情,以墨致敬,向党的二十大深情献礼。沧州师范学院书法专业的学生以楷书、隶书等书法形式,一笔一画认真书写二十大报告“金句”,张贴在文化墙上,引导广大师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书会书社”读起来。统筹“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各相关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线下平台,运用好《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等辅导材料,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市文广旅局谋划开展了“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阅读推广活动。华北工业学校举办“职教生心中的二十大”主题演讲诵读活动,师生录制视频表达自己对党的二十大的感想感悟。沧州师院齐越传媒学院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在《播音创作基础》实训课上开展了党的二十大报告诵读活动。
“马扎板凳”用起来。发挥基层宣讲志愿者作用,用好马扎、板凳、长椅、凉亭,以座谈会、聊家常等形式宣讲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市1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96个文明实践所、5938个文明实践站成为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主阵地。新华区以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长廊为依托,打造“长廊微宣讲”。任丘市于村乡利用凉亭办起“巾帼小讲堂”,妇女们围坐一起,共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沧县组建“红马甲”“绿军装”“白衣天使”“银龄志愿者”四支宣讲队伍组成的“多彩”宣讲团,面对面为基层群众宣讲党的创新理论。肃宁县成立“百姓话廊”宣讲团,将各乡镇党建长廊、社区游园等变成宣传阵地。
一场场宣讲精彩纷呈、催人奋进,一场场宣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拓展宣传媒介,用群众愿意听、听得懂的语言,持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凝聚起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坚定信心,汇聚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强市的强大合力。”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