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吸烟的3个谣言

2023-08-29
来源:沧州日报

吸烟不吸入肺对身体无害?


只要吸烟,就不可能不过肺。在开始吸烟的一瞬间,烟雾就随着吸气气流快速进入肺部,这一过程是无法控制的。此外,吸烟时呼出的烟雾会再次被人体吸入,相当于吸二手烟。烟气中的有害化学物质、致癌物质通过呼吸进入肺部,并吸附在衣物上,大幅增加吸烟者和家人患呼吸道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同时,这种所谓“不过肺”的吸烟方式对口腔、喉咙的伤害依然存在。卷烟中的有害物质残留在口腔、鼻、咽、喉等部分,使唾液腺发炎、味蕾受损,味觉和嗅觉能力也会被大大减弱,还会导致口臭、牙齿变黄变黑、牙周病、口腔白斑病等疾病,同时会使吸烟者患口腔癌、支气管癌、喉癌等癌症的几率大大增加。

突然戒烟反而伤身?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有些人突然戒烟后,会有特别想吸烟、坐立不安,甚至头痛、失眠、焦虑等症状,感觉自己好像生病了。临床上,这些症状属于戒烟后出现的“戒断症状”。

网上传言称,戒烟后容易得肺癌,这一说法的真实性又如何呢?

这一结果正是由于长期吸烟导致的,与戒烟无关。突然戒烟后被诊断出癌症,要么是时间上刚好碰巧,要么就是因出现戒断症状去医院检查,发现了癌症。如果是在戒烟之前主动去检查身体,同样会查出癌症。是否得癌症与戒烟毫无关系,长期吸烟恰恰会大幅提高患癌风险。

因此,希望所有烟民戒烟,越早越好,任何时候开始戒烟都不迟。

吃某些食物能排“烟毒”?

众人皆知吸烟有害健康,但总有人割舍不下手中的烟。于是,为迎合这部分人,有人发布了排“烟毒”食物,常见水果梨、杨桃、枣都在其中。

吸烟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物理上,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进入人体肺部及其他器官,导致慢性呼吸道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化学上,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以诱发过氧化反应等,增加人体罹患多种疾病的风险。而食物经过胃肠消化,变成小分子被吸收进入血液,无法起到排“烟毒”的作用。

有些人会说,有一些植物的提取物(茶叶等)中含有各种抗氧化成分,能对吸烟导致的人体过氧化状态,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从这一角度来看,喝茶或者食用某些植物的提取物,可能多少有些好处,但这种好处是有限的,且缺乏科学依据。

总之,目前尚无充足的科学证据表明,吃某种食物能降低吸烟对人体的危害。要想真正排“烟毒”,只有戒烟一条路。

据《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