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港口“实验田”里结硕果 ——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推动智慧港口建设走笔

2023-10-02
来源:沧州日报

智慧港口“实验田”里结硕果

——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推动智慧港口建设走笔

本报记者 于海涛 本报通讯员 刘建玲 郭春景

“目前,国能黄骅港已实现全流程智能化作业,职工只需在办公楼里点下鼠标,便可将煤炭送上船……”日前,在黄骅港煤炭港区,现场高效、智能、清洁的作业场景,让前来参观考察的河北工业大学师生一行啧啧称赞。

生产设备改造、绿色生态建设、货运信息排产……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体现在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运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多年来,这家公司持续推进智慧港口建设,成为世界首家全流程智能作业的干散货港口和国内首家作业现场全面无人的智能化煤炭港口。在近日召开的2023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上,国能黄骅港务5G+智慧港口模型亮相沧州展区,成为展示沧州产业数字化创新发展成果的靓丽名片。

作为国内最大的煤炭输出港口,黄骅港每年的煤炭下水量超2亿吨,以设备智能化推动作业清洁化,是有效纾解煤炭运输环节环境压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紧密围绕绿色智慧煤炭港口全流程智能化作业及环境治理,汇聚各方技术、人才等资源禀赋,着力开展科技创新攻关,综合应用5G、北斗、AI、数字孪生、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自主研发本质长效抑尘、堆场智能水幕、皮带机清洗、煤尘制饼等技术,从根源上和过程中全面解决煤炭运输的起尘问题,港区抑尘率达到98%以上,日常粉尘检测含量在国家标准限值20%以下;综合运用生态环境全要素及全流程、全场景的智能化感知与管控,建立起智慧化预测与决策的一体化智能管控体系,统一调度生态资源,全面实现对港区生态环境的即时、高效管控。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公司将围绕建设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共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提升港口生态化、智慧化、数字化、规模化建设水平,加速推进“零碳港口”建设,努力打造绿色、智慧、高效、平安的现代化一流港口,为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强市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