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笃行担使命 履职尽责为人民
——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回眸
本报记者 袁洪丽
一笔一印记,步履皆华章。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沧州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第一次来到沧州,给予了沧州730万干部群众最亲切的关怀、最有力的指导、最强大的精神力量。
这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紧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化监督,紧贴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依法履职,紧扣全过程人民民主创新实践,以扎实成效为建设沿海经济强市贡献人大力量。一年来,共召开常委会会议8次,听取审议工作报告23个,制定地方性法规2部,开展视察调研53项、监督检查76次,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新时代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政治引领铸忠诚,挺膺担当建新功。市人大常委会突出政治引领,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体现人大担当。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人大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市委高度重视人大工作,市委主要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支持和保障市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认真落实请示报告制度,全年就重大问题、重要立法、重点工作等主动向市委请示报告32次,召开党组会议19次,确保市委部署要求在人大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全年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72人次,全部实现省委和市委人事安排意图。
在理论学习方面,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中央重要会议精神,迅速研究落实。全年召开党组(扩大)会议集中学习18次、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11次,领导干部学习交流39次,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依法履职的实际成效。
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2023年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市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机关通过举办专题读书班,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累计开展学习交流研讨53次,常委会领导带头讲党课10人次;紧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大依法履职,直插基层一线,获取一手资料,形成调研报告27篇,发现问题94个,提出意见建议112条;对查摆出的7项问题,制定33项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及时整改到位。
依法行使监督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监督权是宪法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人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对推进依法治国、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意义重大。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主动融入全市改革发展大局,创新运用监督方式,努力在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聚焦盐碱地综合利用、黄骅港规划建设等重大任务,开展视察调研6次,提出意见建议21条,助力相关工作加速推进。围绕省人大常委会确定的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种业振兴、科技成果转化、旅游发展等四个重点领域开展联动监督,全年累计组织代表1155名、开展培训1897人次,组建市级执法检查组4个、县级代表小组63个,召开座谈会152次、检查点位368个,排查问题线索258个、提出意见建议383条,一批难点堵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围绕市委交办的企业入园升规、优化营商环境、重大项目建设、城市更新等四项重点工作开展专题督导,制定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暂行办法,创新“1+4+N”监督方式,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一线调度,分管领导率领专班狠抓落实,深入各县(市、区)实地查看点位52处,听取汇报22次,召开不同范围座谈会9次,查找发现问题25个,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32条,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上报市委,市委主要领导专门作出批示并转市政府研究落实。
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加力经济平稳运行。市人大常委会依法依规做好预算审查监督,围绕支出政策落实、预算绩效管理、政府债务管理等监督重点,提出“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等15项审议意见。对计划执行、“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等工作进行审查监督,提出“增强规划计划刚性约束、提升国有资本管理质效”等22项审议意见。围绕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开展专项监督,督促相关问题整改到位。
为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沧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为助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听取政府专项工作报告,提出“打造运河文旅品牌、坚持市场化运营管理”等审议意见。为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听取审议生态环境状况和环保目标完成情况报告,督促政府持续加大治理力度。
同时,市人大常委会紧盯群众身边的“头等大事”和“关键小事”,积极履职尽责,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及时有效解决。加强对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的视察督导,全年开展调研18次,实地查看点位47个,针对个别项目进展缓慢、资金筹措困难等问题2次向市政府发出督办函,有力推动中心城区道路贯通、过街通道人防工程等10项民生实事项目如期完成。
发挥立法引领作用,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良法善治促发展,守正创新增活力。
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落实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要求,坚持立良法促发展保善治,强化法律实施,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升法治沧州建设水平。
针对我市餐厨垃圾管理无法可依的现状,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召开由执法部门、法律专家、执法相对人、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研讨会22次,征集意见建议371条,制定实施了《沧州市餐厨垃圾管理条例》,受到省人大常委会和市委的充分肯定,省人大法工委专门在《河北法制报》进行立法解读,为全省地方立法工作提供了“沧州经验”。为统筹地下水利用与保护,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制定了《沧州市地下水管理条例》,为我市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现用水方式向节约集约根本转变提供法律支撑。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市人大常委会监督推动“八五”普法决议贯彻落实,组织实施任前法律知识考试27人次、宪法宣誓30人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河北省多元化解纠纷条例》《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决定》《沧州市公共停车场管理规定》等10余部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依法对市政府和市检察院报备的17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发现存在问题的规范性文件1件,已督促相关部门及时纠正。
为切实维护公平正义,市人大常委会对虚假诉讼专项整治工作进行跟踪监督,听取市中院贯彻落实审议意见的情况报告,提出“提高有效识别能力、完善信用惩戒制度”等建议,有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听取审议市检察院关于打击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犯罪工作报告,提出“强化普法宣传、探索司法统一标准”等审议意见,助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组织人大代表旁听法院庭审45人次,促进公正司法、严格执法。依法依规做好信访工作,全年受理督办群众来信来访138件次,及时推动矛盾化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依托平台丰富载体,不断提高人大代表依法履职能力
人大代表人民选,人大代表为人民。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尊重代表、依靠代表、服务代表,不断推进工作机制、平台载体创新升级,全力推动代表工作提质增效。
开拓代表履职新模式。积极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实现形式,深入71个代表“家站”走访调研,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之家建设的意见》,推动代表“家站”迭代升级。制定《关于“五星级”人大代表之家的评选办法》,任丘市、河间市、东光县、青县、沧县人大常委会高标准推动履职平台建设,11个代表之家获评“五星级”称号。坚持以数字赋能提升代表履职效能,试运行人大代表履职APP和微信小程序,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履职新模式,努力实现代表与群众联系“零距离”。
健全完善代表建议办理机制。常委会对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提出的“加快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等重点建议实行挂牌督办,采取“面对面”沟通协调、现场察看等方式,通过以点带面提升建议办理整体质效。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以来,代表所提各类意见建议121件全部办结,加强物业行业管理、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一批热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市政府以第一位次被评为省政府系统2023年度人大代表建议优秀承办单位。
积极组织各级代表培训活动。以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代表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授课模式,组织各级代表培训80期、6572人次。评选表彰优秀市人大代表24人,进一步提升代表履职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泊头市、南皮县、海兴县人大常委会深入开展代表履职主题活动,激发代表履职活力。全市累计组织各级代表参加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工作评议等活动6086人次,不断拓宽代表履职渠道、扩大有序政治参与。
打铁还需自身硬。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强基固本,主动对标新时代人大工作新任务新要求,在强化机关自身建设中彰显担当。立足“四个机关”定位,自觉在工作中淬炼思想,党的建设不断巩固,履职能力稳步提升,作风建设持续深化,在履职中提升本领,推动全市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
九万里风鹏正举,寸光阴朝夕必争。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高站位服务中心大局、高水平依法履职行权、高效能聚合代表力量、高标准加强自身建设,突出抓好监督、立法和代表工作,为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强市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