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狮城时评】品七夕情味,享别样浪漫
2024-08-09
来源:网信沧州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七夕节,又称七巧节、女儿节等,由星宿崇拜演化而来,是我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已被我国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逢农历七月初七,遥望牛郎织女,对月穿针乞巧,祈福许愿、祷祝姻缘,传统习俗中处处意寓着七夕的温情与诗意。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七夕,以爱情为主题,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诉说着“中国式的浪漫”,寄寓着对爱情、婚姻、家庭的美好期待。“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不同于西方情人节热烈的情感诉求,中国的情人节更显含蓄绵长。七夕除了有两情相悦、柔情似水,还承载着佳期如梦的长相守望,诉说着银汉迢迢而情不移的坚贞守诺,寄托着“不离不弃”“长情真挚”的绵绵情愫。架一座鹊桥,携一人白首,“中国式的浪漫”的独特情味更显深沉醇厚,更显恒久不渝。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七夕不止象征着爱情,还有着勤劳与智慧、创新与创造。七夕又名乞巧,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等传统习俗,寓意女子乞求心灵手巧,祈望生活美满智巧。“巧”,代表着中华女性贤惠能干、持家有道。乞巧的习俗,昭显着人们追求聪明才智,奋发向上、不断创新,对幸福生活的孜孜以求,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则不匮、自强不息的美好品德。千百年来的岁月嬗变,七夕节日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情感绵延相续,也映照在当今社会公众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历久弥新,亘古不衰。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人间无数,流火的七月,遥远的银河,千年的鹊桥,七夕,颂扬着忠贞与坚守,彰显着责任与担当,传扬着勤劳与自强。七夕等民族传统节日,联结着传统与现代、过去和未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新时代要传承好发展好传统节日,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时代价值和文化内涵,坚定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让世人感受中国式独特浪漫之余,领会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沧县网信办
张立
网络中国节·七夕
阅读原文
分享
下一篇:
河北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上一篇:
贺 电
发表评论
登录评论
匿名评论
提交
提交
电话咨询
关于我们
在线地图
大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