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尹君伊 通讯员闫冰)8月20日下午2时50分,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迎来了第100万名游客,我市15岁的初中生高瑞悦成为幸运儿。
为了迎接这个特殊的时刻,非遗展馆提早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特别活动。当天,在高瑞悦经过入口闸机后,工作人员上前向她表示祝贺,并为她佩戴了幸运绶带。随后,讲解员伴随高瑞悦进入展厅,向她详细介绍了非遗馆内丰富多样的非遗项目,并邀请她体验馆内设置的木版年画、漆扇等非遗项目。“我没想到能成为第100万名游客,太幸运了。这真是一次难忘的体验。”高瑞悦高兴地说,“通过参观游览和聆听讲解,我对非遗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也希望能有更多人走进非遗展示馆,感受非遗魅力,传承非遗文化。”
据了解,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总建筑面积31000平方米,总展陈面积约为15885平方米,呈现大运河流域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和浙江8个省(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华,自去年5月26日开馆以来受到全国各地游客的青睐。今年,我市又制定了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活化提升工作方案,全面征集大运河非遗文创,建立数据库,形成179个非遗项目、390件非遗产品(文创产品)清单,新增非遗项目24个、展示视频6个、非遗文创售卖点3个,组织12名非遗传承人定期现场展示非遗技艺。
记者了解到,截至8月23日下午闭馆时,入馆参观游客已达1012194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