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宁西乾泊村小鱼竿“钓出”大产业

2025-07-15
来源:沧州日报

手机是“农具” 直播是“农活”

肃宁西乾泊村小鱼竿“钓出”大产业

本报记者 尹君伊

走进肃宁县河北留善寺镇西乾泊村,快递车川流不息,直播间热闹非凡,许多村民们“变身”主播,在镜头前熟练展示各种鱼竿,热情与网友互动。

这个不足300户、1000余人的小村庄,如今因一根小小的鱼竿,成为全国闻名的“亿元村”。全村70多个原创品牌、100多家活跃网店,每年有超过100万根鱼竿从这里销往全国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突破1.3亿元。

“十年前我们村的村民大多守着几亩梨树地,过着‘土里刨食’的日子,年轻人为了生计,只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西乾泊村党支部书记陈雷说,转机始于肃宁县“电商兴县”战略的推进。

近年来,肃宁县委、县政府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电商产业蓬勃发展。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西乾泊村的电商产业迅速崛起,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也纷纷返乡,村里逐步形成产品研发、生产、直播带货为一体的产业链条。

陈雷是村里较早从事电子商务经营致富的农民。他在儿子儿媳的影响下,接触到电商平台,看着周边众多的鱼竿渔具厂,他灵机一动:“为啥不把鱼竿放到网上卖呢?”说干就干,陈雷一家凑钱进了些货,在电商平台注册了店铺。起初,创业之路困难重重,订单寥寥无几,打包、发货都得自己摸索。但陈雷没有放弃,他跟着年轻人学习拍照、修图,研究商品介绍话术。慢慢地,订单开始增加,第一年销售额就超过了300万元。陈雷惊喜地发现,这小小的鱼竿里,藏着巨大的商机。

2014年12月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陈雷就想着如何带大家共同致富。在充分了解村民想法、论证网店销售可行性后,确定了依托鱼竿渔具做电商销售的思路。为了让村民看到发展电商的潜力,陈雷把村里废弃的幼儿园改成培训课堂,手把手教大家如何注册开店、上传商品图片,如何进行售后服务。仅仅一个月,全村就有60多户开起了网店,注册店铺超130家。

近年来,短视频直播的兴起,为西乾泊村的鱼竿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村民卫亚静一开始直播时紧张得说不出话,如今却成为村里有名的带货主播,一场直播能卖出几百根鱼竿。不仅如此,她还开办了自己的渔具厂。“以前担心丈夫打工辛苦,自己照顾不好老人孩子,现在一家人能守在一起,还能挣到钱,日子踏实多了。”卫亚静高兴地说。

如今的西乾泊村,曾经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大多回了乡,村里的人气越来越旺,一排排新建的楼房拔地而起,文化广场上时常能看到老人孩子嬉戏的身影。一根根小小的鱼竿,不仅“钓”起了年产值过亿的大产业,更“钓”出了村民们实实在在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