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抗战印迹 传承复兴力量|热血沧州 薪火永传

2025-08-07
来源:沧州日报

八十载岁月峥嵘,八十载山河巨变。当渤海湾的晨雾轻抚沧州大地,当大运河的碧波映照崭新城乡,当胜利的号角穿越历史的烽烟,我们依然能触摸到沧州这片红色热土上滚烫的记忆—那是日寇铁蹄下的血泪悲歌,是英雄儿女前赴后继的壮烈诗篇,更是镌刻在民族脊梁上的不朽丰碑。

硝烟远去,国殇难忘。沧州的每一寸土地都在无声控诉着侵略者的暴行:捷地炮楼的斑驳弹痕,仍在诉说“三光政策”下的生灵涂炭;军屯惨案的幸存者口述,字字泣血揭露屠刀下的冤魂哀鸣;图书馆里发黄的《沧州抗战史料》,白纸黑字记录着枪刺下的屈辱与抗争。这些铁证,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警世钟,时刻提醒世人:忘记历史等于背叛,铭记苦难方能自强!

浴血奋战,浩气长存。面对侵略,沧州儿女从未屈服!齐会战斗的冲天火光中,贺龙元帅率部歼敌七百余,打出了平原歼灭战的典范;雪村突围的枪林弹雨里,八路军战士以血肉之躯抗击日寇;三打灯明寺,将士们避实就虚,巧破敌阵,尽显智慧勇敢……这些荡气回肠的战役,是沧州军民以生命书写的抗战宣言: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英雄不朽,薪火永传。在这片热土上,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纵横冀中平原,让“民族英雄”的旗帜高高飘扬;黄骅以热血浇灌渤海之滨,将名字永远刻进这座城市的荣光;崔兰仙“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的呐喊,与马振华“革命到底,死而无悔”的誓言,仍在烈士陵园的松柏间回荡。今日沧州,孩童在英雄雕像前献上鲜花,青年在纪念馆里重温入党誓词,老者在街头巷尾把红色故事传颂—这,就是最动人的传承!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当我们在《侵华铁证 血泪沧州》中铭记屈辱,在《浴血奋战 卫我河山》中汲取力量,在《铭记英雄 丰碑不朽》中仰望崇高,便更懂得“开创未来”的深刻意义。今日之沧州,高铁飞驰替代了战火硝烟,万亩良田掩映着笑语欢声,但红色血脉始终在这片土地上奔涌流淌。

站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历史坐标上,让我们以笔为炬,照亮记忆的深渊;以心为碑,镌刻英雄的荣光;以行践志,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将沧州人的坚韧与热血,化作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撰 文/周红红

编 辑/杨金丽 杨静然 齐斐斐

版 式/任 雪

校 对/赵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