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昊文)“沧州在盐碱地上种植小麦已有2600余年历史,因退海形成的滨海盐碱地,造就了旱碱麦独特的品质。我们不仅有传统的旱碱麦馒头、面花、面条,还推出旱碱麦啤酒、高纤代餐粉等多种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近日,2025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论坛暨溯源中国产销对接会活动在哈尔滨市举行。“沧州旱碱麦”区域公用品牌在现场进行了推介,受到各地客商关注。
据了解,2025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论坛暨溯源中国产销对接会是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的重要活动之一。此次,除现场推介外,在会场外还设置以“河海叠蕴 天育好粮”为主题的沧州展区,旱碱麦面粉、面条、高纤代餐粉等特色农产品,深受当地市民喜爱。
近年来,我市坚持科技创新,加大盐碱地改造提升力度,在改土治水、品种选育、技术集成、全链条开发等方面积极推进,全力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目前,“沧州旱碱麦”已获批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全市旱碱麦加工龙头企业达19家,年加工能力超1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