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山县韩集镇
“金果银花”让老区旧貌换新颜
本报记者 杨昊文
“在盐山县众多革命故事中,韩集伏击战当属精彩,是抗战经典战斗之一。”近日,记者来到盐山县韩集镇,倾听红色故事,重温峥嵘岁月,感受老区在新时代发生的变化。
韩集镇位于盐山县南部,在这里发生的韩集伏击战是冀鲁边区抗战史上一次比较著名的战斗。1939年1月21日,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第六支队七团在盐山县韩集村西伏击了由盐山县城准备到旧县镇安据点的日军中队200余人。经过一天的激战,全歼日军一个中队,击毙日军中队长西村,缴获大量物资弹药,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冀鲁边区军民的斗志。这次战斗也成为平原游击战的典范,被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誉为“平原战斗胜利的光辉战例”。
硝烟散尽,精神永存。昔日的抗日战场,如今正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记者走进韩集镇后韩村的银耳智能种植小区看到,整齐排列的菌架上摆满了黑色菌棒,每个菌棒上都长着洁白的银耳,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打包、装运。
“这是我们新建的智能车间,配备了环境全自动控制系统,可以调节室内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含氧量等,为银耳生长创造了良好环境。”工作人员拿着手机向记者介绍,车间不仅功能全,还更加智能。通过设置智慧物联种植系统,可以远程监控各个车间银耳的生长情况。
近年来,韩集镇依托盐山县“金果银花”产业融合乡村振兴项目,大力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目前,全镇智能化银耳棚总数达72个,银耳产业累计投资4272.2万元,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220余万元,带动群众就业200余人。
什么是“金果银花”?“银花”是银耳,“金果”则是瓜蒌,一种葫芦科植物,成熟后呈金黄色,瓜籽可做高端炒货,瓜皮、瓜根都是中药材,属于高效农作物。
在与后韩村相距不远的薛堂村,有一处近百亩的瓜蒌种植基地。“我们经过前期调研,引进了瓜蒌种植项目,效益相当可观。瓜蒌产品一上市,就被安徽亳州、河北保定等地的药材商抢购一空。”薛堂村党支部书记薛凤才说。目前,韩集镇依托“薛记炒货”,建成了以薛堂村为中心的450亩瓜蒌种植基地,成功培育了“薛堂”瓜蒌籽品牌,亩均收益6000元,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接下来,我们将加快推动银耳、瓜蒌产业做大做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老区革命精神浇灌现代农业,创建全面乡村振兴的老区范例。”韩集镇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