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干字当头 推动经济持续向好|海兴体育器材产业拓宽“智造”新赛道

2025-09-07
来源:沧州日报

科技赋能 标准引领 政策加持

海兴体育器材产业拓宽“智造”新赛道

本报讯(记者马志辉 通讯员杨可新)切割、焊接、清理、喷涂、组装……9月5日,位于海兴县的沧州市益奥特体育装备有限公司健身器材生产车间内,普通的钢管材料经过12道精密工序,变为一台台功能先进的户外健身器材。

“这台自发电平推划船训练器是我们自主研发的专利产品,通过自发电技术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可实现语音播报运动时长与热量消耗,并支持手机充电。主要应用于体育公园、健身广场、健身中心等场所,市场反应良好。”该公司总经理张从阁介绍,这一产品在2024(第41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上荣获创新型室外健身器材产品金奖。

作为海兴体育器材产业的龙头企业,沧州市益奥特体育装备有限公司主营室内外健身运动器材、心理康复训练器材及冰雪运动器材等。“标准是质量提升的核心。为此,公司设立了首席质量官,并持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张从阁表示,他们制定了严格的质量与管理标准,参与制定了团体标准《二代室外健身器材通用要求》和行业标准《陆地冰壶运动场地用设施技术规范》,以标准推动质量升级。

为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益奥特公司还成立技术研发中心,每年投入销售收入的5%用于创新研发。目前,公司已拥有35项国家专利,“益奥特”品牌获评河北省著名商标、河北体育用品制造十佳品牌,产品远销俄罗斯、波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前我总开玩笑说自己就是个‘卖铁管子’的,现在不一样了,咱卖的是技术、是工艺!”张从阁说。

益奥特公司的创新发展只是海兴体育器材产业从传统制造迈向“智造”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海兴县着眼产业长远发展,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精心编制《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 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规定(试行)》等政策文件;建立了县级领导包联机制,成立了工作专班,零距离帮助企业排忧解难;设立体育器材产业引导扶持资金,依托天津科技大学建立沧州体育器材产业技术研究院,实现科研与产业融合,使体育器材产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同时,在体育产业园开辟税企驿站、搭建税银企对接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辅导,确保企业享受税费红利,赋能体育器材行业跑好“智”造新赛道。

政策有力扶持,为海兴体育器材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让企业在发展道路上轻装上阵。目前,海兴县现有体育器材企业216家,从业人员9000余人,体育器材产品种类200多种,覆盖竞技体育、健身锻炼等多个领域,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美国、加拿大、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国家。2024年体育器材产业销售收入超15亿元,已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

海兴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继续深耕体育器材产业,坚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标准提升为基础、以品牌建设为支撑,加快谋划推进体育器材科技创新示范园建设,持续完善产业链生态,全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不断提升海兴体育器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