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程托管 “蜜薯经济”更“甜蜜”
盐山小庄镇11个村联合打造种植示范区
本报记者 王汝汀 本报通讯员 王洪胜
日前,在盐山县小庄镇蜜薯种植示范区,“龙薯9号”迎来集中收获期。大型收获机在田间穿梭,新鲜出土的蜜薯个大饱满、色泽鲜亮,农民们一边拣选、装箱,一边感叹:“今年又是个丰收年!”
“这片示范区共42亩,亩产量3500公斤,这些蜜薯成熟前就已经全部签了订单。”示范区负责人说,去年,小庄镇十四户东村、十四户北村、十四户中村、十四户西村、五家阁村等11个村党支部联合领办盐山县农源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蜜薯示范区就是联合社精心打造的种植项目。
收获现场,盐山子扬家庭农场负责人常建华在地里仔细查看,对蜜薯的成色很是满意。“农源合作社和我们的家庭农场达成合作,由我们提供全程托管服务。”常建华说,从前期的种植品种选择、优质种苗供应,到中期的田间种植、精准水肥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治,再到后期的销售渠道对接,子扬家庭农场提供一站式专业服务。
今年46岁的常建华,是沧州首批获评中级职称的农民农艺师之一,也是远近闻名的“种薯达人”。正是看中了常建华懂种植技术,小庄镇党委决定“借力”子扬家庭农场,打造蜜薯种植示范区。“我们和子扬家庭农场合作后,不仅种植技术得到了提升,销路也不用发愁。”小庄镇党委书记席海星说,子扬家庭农场的技术和口碑,帮助小庄镇蜜薯种植示范区很快打开了市场。
“如果农民自己种植红薯,缺乏经验不说,各流程的人工成本也要花费不少,引入第三方托管服务,总体算下来,种植成本还要低一些。同时,我们在签订合作协议时,也对蜜薯保底产量等内容作出规定,为农民权益提供一定的保障。”席海星说,“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场’模式,既整合了各村的土地、人力等资源,又降低了经营成本,规避了种植技术、市场波动等潜在风险。”下一步,合作社将尝试丰富种植品种、扩大种植面积,更好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