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产汽油的“通关秘籍”

2025-09-09
来源:沧州日报

从“异地周转”到“家门口放行”

沧州产汽油的“通关秘籍”

本报记者 王汝汀 本报通讯员 王雪娇

19c2b608-9a7a-4d38-9e63-2bb90dd24d79.jpg

图为汽油正在装船。通讯员 摄

伴随嘹亮的汽笛声,装载2万吨汽油的“尤妮克和谐”轮日前缓缓驶离黄骅港泰地液体化工码头。这批来自中海石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的货物,是从黄骅港本地码头出口的第三批汽油,目前累计出口量近6万吨,货值2.93亿元。

沧州产汽油出口到国外,一度历经“波折”。“过去,我们需要将汽油运输到其他口岸进行出口,运输距离远、集港耗时长、作业成本高。”中海石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刘玉普说,现在从黄骅港出口汽油,企业的压力降低了很多。

泰地液体化工码头的投用,让汽油出口实现从“异地周转”到“家门口通关”的转变。这一转变,缩短了运输距离,帮助企业节省了出口成本、提升了通关效率,仅运费一项,每吨就节省30元,一年下来预计节省运费600万元。

获得家门口出口的资格,是汽油加速通关的第一步。除了依靠距离优势为企业降低成本,黄骅港口岸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也为企业出口提供了多元化优势。今年,黄骅港综合港区泰地液体化工码头及罐区续建工程正式投产运营,进一步增加了原油和燃料油接卸量,装卸效率、安全性、储存能力也得到提升,为汽油出口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依托泰地码头仓储优势,我们可以更加灵活地调运货物,缓解库存压力,降低库存风险。”刘玉普说。

货物出口,面临查验、放行环节。海关的“抵港直装”政策,助力外贸企业加速通关。传统出口作业模式下,企业需要先将货物运送至码头堆场存放,待海关放行后再吊装运输至船舶离港。在“抵港直装”模式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生产计划与码头预约抵港时间,按照“提前申报——抵港直装——货到放行”的流程,省去码头堆存及转运等步骤,实现货物上船出口“零延迟、零等待”。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优化监管模式,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更好地服务辖区产业发展。”黄骅港海关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