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站长张来福:
耕耘在青少年的“心灵花园”
本报记者 祁 洁
运河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家长沙龙活动现场。
9月5日20时,一位家长火急火燎地推开了运河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的门。
“张老师,我儿子一到家就手机不离手,我怎么说他也不听。这不,刚才我们娘儿俩又为这事吵起来了。”这位家长一进门,就向运河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站长张来福倒出了自己的烦心事。
“别着急,您坐下来慢慢说。”张来福安抚着家长的情绪说,“和孩子交流要讲究方式方法,你越不顺着孩子的想法说,孩子越不听。你可以试着用商量的语气跟孩子沟通,比如‘儿子,你这么玩手机太影响学习。从明天起,咱们互相监督,每人每天最多看1个小时的手机,谁做不到就罚谁做家务……’”这位家长听了张来福的建议,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
运河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成立于2017年4月,位于丽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是一家公益辅导站。辅导站成立后,张来福关掉了自己的工作室,长年在辅导站义务为未成年人进行心理疏导。
“一些未成年人受家庭环境、学习和生活压力等因素影响,有的自卑内向不愿跟别人交流,有的性格暴躁不听家长劝,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许多家长往往只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其实孩子的心理健康同等重要。”张来福说,他从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这些年来,见过许多“问题孩子”,深知心理健康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这也是他多年来一心扑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公益事业上的主要原因。
张来福至今仍对一个男孩儿的变化记忆犹新。2022年的一天,男孩儿和妈妈来到运河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张来福和男孩儿的妈妈说话,男孩儿站在一旁眼神躲闪,不敢直视他,一副惊慌恐惧的样子。男孩儿的妈妈说男孩儿被医院诊断为“双向情感障碍”,已经辍学一年多了,情绪非常不稳定。男孩儿妈妈与男孩儿的主治医师沟通后,决定找相关人员对男孩儿进行心理疏导。张来福了解男孩儿的情况后,先尝试着通过聊天拉近与他的距离。“你喜欢喝什么饮料”“你最喜欢玩的手机游戏是什么”……在四五个月的心理疏导过程中,张来福不断鼓励男孩儿,让他慢慢发现自己的优点。
“去年,我给男孩儿的妈妈打电话进行回访时,他的妈妈在电话里高兴地说孩子已经上大学了,学习非常认真,还交了女朋友。”张来福说,自己听到这个消息可高兴了。
前几年,张来福联合市公安局运河分局刑警大队工作人员,开展过十多次未成年人犯罪社会调查。“经过调查发现,一些未成年人之所以走上犯罪这条路,多数是受家庭或其他因素影响,心理出现了问题。如果家长能够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未成年人犯罪的悲剧会少很多。”张来福说,自己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疏导并非每次都立竿见影,希望能有更多的家长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和引导孩子,让他们内心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