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拼搏是摘金“密码”
本报记者 尹君伊
《焕舞华蓉—顶碗》表演。 魏志广 孔 超 摄
“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吴桥杂技节,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激励。”10月3日,得知《焕舞华蓉—顶碗》获得本届吴桥杂技节金狮奖的消息,四川省遂宁市杂技团团长童荣华难掩激动。
表演开场,芙蓉花造型的花台上,3位演员便以高难度的对手倒立水平顶开启演出。紧接着,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技巧接连呈现:头上单手顶考验着演员们的平衡感与核心力量;旱水起单手顶在动态中彰显了身体控制的极致境界;后双滚顶与抱头卡脖顶的衔接,更是将力量与柔韧完美交融,最终形成稳定且富有张力的三人立体造型。
“顶碗是杂技的传统节目,它摘得金狮的关键在于突破和创新。”童荣华介绍,半年前杂技团就开始雕琢这个节目,演员们每天都要训练9到10个小时。这次8分14秒的表演,不但打破了过去顶碗节目抛接的传统,还大胆选用女孩做“底座”,更加考验演员们扎实过硬的基本功。
下梯环节是这次表演的创新内容,也是整个节目的高潮:底座演员在毫无扶手支撑的情况下,头顶两位演员以稳健的倒立姿态从容下梯。这一环节不仅是对演员技艺的极限挑战,还考验了演员们的心理素质。“底座演员吉克金沙今年17岁,在表演翻腰起身环节时,她第一次没能成功,当时我心想,这下坏了,可能要失败了。”童荣华说,“没想到她稳住情绪后马上又第二次起身,这次成功了!”演员们沉着冷静和顽强拼搏的精神让童荣华热泪盈眶。
“我们还在这次节目中融入了很多电子科技元素,就是为了借助杂技节的舞台让全世界看到中国杂技的进步,比如芙蓉花造型舞台的开合、梯子的升起和降落等道具都是全自动的。”童荣华说,最终演员们“险中求稳”的技艺和唯美的舞台效果完美结合,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
2024年,这个节目参加俄罗斯“偶像”国际马戏艺术节,一举摘得专业评委会最高荣誉“金偶像奖”及大众媒体评委会“铜马圈奖”;同年,受邀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欢迎晚宴及文艺演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杂技的风采。今年参加第十三届西班牙国际马戏节,荣获最高奖项“金像奖”及“观众喜爱奖”。童荣华说:“今年年底,我们还将受邀参加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这次杂技节后我们要加紧排练,力争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