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丨百姓舞台绽芳华——“为人民绽放”展演的惠民实践

2025-10-04
来源:沧州日报

百姓舞台绽芳华

——“为人民绽放”展演的惠民实践

本报记者 尹君伊

“太震撼了!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国家级杂技表演,这才是真正的文化盛宴!”吴桥江湖大剧院外,刚看完演出的市民李女士难掩兴奋。9月28日至29日,“为人民绽放——国家艺术基金优秀杂技节目展演”在吴桥江湖大剧院精彩上演,12个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创作的优秀杂技节目登台亮相,为观众带来一场力与美的视觉盛宴。

上海杂技团的《花之恋—男女对手》拉开了展演序幕。来自江苏、安徽、山东、四川、辽宁、陕西、贵州等地杂技院团及中国杂技团的精彩节目次第登场。河北省杂技团、沧州杂技团分别带来节目《雏凤凌空—女子集体车技》和《龙跃神州—中幡》。这些节目将技巧、力量和艺术美感有机融合,展现了中国杂技人的坚守与创新。

山东省杂技团演员程金娜和队友携代表作《奕》登台。这是程金娜第一次来到吴桥,展演期间,她沉浸式观摩了多场同行演出,直呼“收获满满”。“这里的节目风格多元、技巧精湛,每一场都让我眼前一亮,也为我更好地表演带来了启发。”谈及观演感受,她难掩兴奋。

安徽省杂技团表演的《顶板凳》,主演金子鑫头上的板凳数量不断增多,动作难度也不断加大。一条条普通的板凳,被他玩出了花样。最多的时候,他顶起了总重量80多公斤的20条板凳。

40岁的金子鑫出生于杂技世家,仅顶板凳的功夫,他就练了17年。日复一日的训练,让他头顶局部皮肤明显增厚,出现一个直径约3厘米、厚度约1厘米的圆形凸起。他说,这是自己的“荣誉勋章”。

“太精彩了!”观众牛女士赞叹道,“看杂技还是得来吴桥,‘杂技之乡’真是名不虚传!我最喜欢贵州省杂技团的节目《多彩幻黔—换装》,介绍说这是全国首个徒手类魔术集体变装节目,演员们通过神奇的魔术变装表演,让大家感受到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其他节目也精彩,好几个节目都让我手心冒汗,看得目不转睛,真是一场精彩的演出!”

节目精彩、观众满意,让总导演胡雅莉终于放下悬了许久的心。“我是沧州人,这次能够带着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创作的优秀杂技节目回家乡演出,深感责任重大。”胡雅莉说,“这次展演从今年5月开始策划,9月23日进入集中排练。排练期间各团队基本上每天8点进场,一直到半夜才离场。每个人都倾尽全力,只为带给观众最精彩的表演。我们在整个演出编排上也做了精心安排,例如《上篇:大地生花》寓意杂技开始萌芽,节目上突出演员们的基本功;《中篇:千芳竞秀》寓意杂技事业蓬勃发展,主要安排的是获国际国内大奖的节目;《下篇:花开向阳》寓意杂技事业遍地开花,硕果累累,呼应杂技之花‘为人民绽放’的主题。”

在胡雅莉看来,这场盛会不仅是国家艺术基金惠民成果的集中展示,更为杂技艺术的普及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唯有扎根人民土壤,艺术之花才能持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