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县“开创星”造出智能悬臂造桥机

2025-10-14
来源:沧州日报

献县“开创星”造出智能悬臂造桥机

能在高空“抱”着300吨重物进行毫米级微调

本报记者 刘 杰

“能在百米高空‘抱’着300多吨重的梁体平稳移动,还能实现毫米级微调。”日前,位于献县的河北开创星路桥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悬臂造桥机,凭借硬核实力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认证,被专家组评价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

据了解,在传统高铁桥梁施工中,挂篮是主要施工设备。工人需要长时间在位于百米高空的狭小操作空间里作业,不仅活动空间有限,也有安全风险,且各类施工数据依赖人工监测,容易出现误差。“这些行业痛点坚定了我们研发的决心。”河北开创星路桥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册说,他们决定打造一台“会思考、能感知、还能自动调整”的智能造桥机,让桥梁施工既安全又精准。

2023年底,河北开创星路桥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项目正式启动。同时,企业成立了专门的研发团队。然而,研发过程并不顺利。“‘造桥机复杂荷载下的液压同步控制’是一道难题。”研发人员介绍,他们在试验场连续攻关三个月,经历上百次失败,解决了其中的瓶颈问题。

研发团队把物联网、大数据、5G等新技术融入设备中,为这台造桥机装上了“智慧大脑”。它能针对每座桥、每个施工阶段建立高精度数字模型,在施工前进行全流程模拟作业,提前发现并解决工序冲突问题。施工中,实时数据驱动模型运转,可实现对工程全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管控。这台造桥机还具有“敏锐感官”。在关键部位布设的上百个传感器,就像“神经末梢”,能实时捕捉结构应力、变形、位置、空间姿态以及温度、湿度、风速等环境数据。任何细微变化都逃不过它的“眼睛”,使施工人员能够全面掌握浇筑状态。

此外,设备还拥有“灵巧双手”。在北斗卫星定位引导下,它能够自动、精准地调整标高与位置,实现毫米级的动态微调。这就好比在百米高空,精准控制一根头发丝的位置。

今年,河北开创星路桥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对设备进一步优化升级,推出了多种型号的造桥机产品体系,以满足不同施工需求。实际应用表明,使用这台智能造桥机施工,工期能缩短约20%,并显著降低安全风险。张册说:“未来,我们将进一步融合前沿技术,为跨海大桥、西部山区铁路等超级工程建设提供装备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