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市出台二十条措施深化市场监管改革
本报讯(记者李倩 通讯员谭鑫)日前,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深化市场监管领域改革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二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通过深化市场监管领域改革,优化文旅产业发展环境,处理好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助力我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措施》紧紧围绕游客在沧州“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体验,聚焦“吃得放心”“买得安心”“玩得舒心”三大目标,从加强餐饮业综合监管、规范市场经营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三大方面提出了二十条具体举措,构建起覆盖事前引导、事中监管、事后保障的全方位、现代化文旅市场监管与服务新体系。
筑牢“寻味沧州”安全基底,让游客吃得放心。“食”是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措施》明确,压实餐饮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加强对旅游景区餐饮、特色餐饮、网红餐厅等重点场所的监督检查,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做到信息公示齐全、亮证亮照经营、加工制作过程安全规范。开展“餐饮服务质量提升培训”,提升餐饮从业者食品安全意识和主体责任意识。更具创新性的是《措施》提出,构建餐饮服务智慧监管新场景。在入网餐饮提供者、连锁店、网红餐厅、旅游餐厅、大中型餐饮单位和繁华商业街区、餐饮集中消费区等餐饮服务单位开展“互联网+明厨亮灶+AI”建设,通过AI技术实现食品安全风险实时监控、智能预警,做到对操作环境和违法违规行为的可监控、可抓拍、可感测、可示警、可处置。针对地方特色餐饮,《措施》鼓励引导连锁企业建立实施先进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升我市地方特色餐饮连锁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规范“乐购沧州”市场秩序,让游客买得安心。良好的市场秩序是激发消费潜力的关键。《措施》提出,有力有序推进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承诺活动,鼓励支持大型商场、大型超市、集贸市场、旅游景区等建立赔偿先付制度,让消费者放心买、无忧退。在商品质量安全方面,构建覆盖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全流程监管链条,加强对旅游景区的食品安全抽检,积极开展“你点我检”等食品安全共享共治活动。对景区、酒店等重点区域的药品医疗器械进行重点检查,筑牢文旅消费的药品安全防线。同时,将武术服装、体育器材、玩具、鱼竿渔具等特色文旅产品纳入重点监管目录,加大监督抽查力度,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面对蓬勃发展的线上消费,《措施》提出创新网络交易监测路径,充分利用网络交易监管平台,对文旅市场相关网络交易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开展日常线上巡查,并建立健全网络交易监测与执法办案的衔接机制,做到违法违规问题早发现、早处置。在计量保障方面,不仅对在用的电子计价秤进行检定,打击“短斤缺两”损害游客权益行为,还主动为企业提供免费检定、上门指导等“一站式”计量服务,降低企业合规成本。
优化“乐游沧州”消费体验,让游客玩得舒心。安全、愉悦的游玩体验是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措施》从设施安全、价格透明、权益保障等多维度发力,全面提升游客满意度。督促文旅企业严格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对景区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辆、大型游乐设施及酒店电梯等文旅场所特种设备加强安全监察,在旅游旺季、节假日等重要时段加大检查频次,确保设备“零故障”运行。同时,坚决查处不明码标价、价格欺诈、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发布规范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引导经营主体加强自律。利用广告监测平台强化文旅广告监管,开展异地互查和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虚假违法广告。开展旅游市场反不正当竞争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夸大景区景点效果、虚构旅游线路等误导消费者的违法违规宣传行为,切实保障游客合法权益。
聚焦重大活动服务保障,《措施》要求加强各类演出、赛事活动和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中国·沧州国际武术大赛等大型节庆活动,以及“火锅鸡节”“驴肉火烧节”等地方特色美食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对活动举办地及周边餐饮、文创商品、地方特产、儿童玩具等经营主体加强监管,保障食品、产品质量安全。
《措施》还提出,指导旅游景区规范化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并建立涉旅投诉举报快速处置机制,做到“快速受理、快速调查、快速处置、快速反馈”,并对处理结果进行回访,确保游客诉求件件有回应。同时,提升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效能,在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加大巡查执法力度。加强文旅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指导重点文旅项目、知名景区规范使用商标、专利。实施多部门联合惩戒,对违法经营的文旅产业经营主体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名单,通过信用惩戒促进市场自我规范,努力营造“放心、安心、舒心”的旅游市场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