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活水如何浇灌狮城文脉?

2025-11-15
来源:冀云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 董肖飞 通讯员 刘晨蕾

日前,中国国家版权局公布了2025年中国版权金奖获奖名单,河北省沧州市版权局荣获“中国版权金奖(管理奖)”。该奖项是中国版权领域的最高荣誉,具有重要示范意义。那么,这一奖项具体代表什么?一座地级市为何能够获此殊荣?它又将为企业和公众带来哪些影响?

要理解沧州此次获奖的意义,首先要了解“中国版权金奖”的含金量。该奖项由国家版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共同主办,是中国版权领域级别最高的奖项,也是国内版权领域唯一一个国际性奖项。获得该奖,意味着沧州在版权工作方面的实践得到了国家版权主管部门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共同认可,成为中国版权事业发展中的一个代表性案例。

沧州何以脱颖而出?

在强手如林的评选中,沧州凭借其系统性的创新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狮城样板”。

从“部门事”到“城市策”。沧州获奖的关键,在于沧州成功将版权工作从文化领域的专项职能,擘画为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通过构建“1+N”政策体系,版权工作被明确写入市委工作要点、政府工作报告及全市重点改革项目。这种高位推动的顶层设计,打破了部门壁垒,使版权治理从“单兵作战”转向“集团军推进”,为全域版权生态的繁荣提供了最坚实的制度基石。

从“登记站”到“服务圈”。沧州没有将版权工作窄化为“登记发证”,而是着力构建了“一馆一会一库+中心+多站”的全链条服务矩阵。从展示版权价值的版权展示馆,到凝聚行业力量的版权协会;从提供智力支持的专家库,到定纷止争的仲裁调解中心;再到深入市县的版权服务站——这套组合拳为创作者和企业提供了从创意萌芽到登记确权,再到转化维权的一站式服务。

在此坚实基础上,财政资金的精准引导有效激发了社会创新活力。著作权登记资助催生了2024年全市登记总量12.39万件、位居河北省首位的亮眼成绩;而持续深化的软件正版化工作,则在党政机关和国企中树立了“使用正版、尊重原创”的鲜明导向。

从“文化资源”到“产业动能”。沧州经验的突出亮点,在于成功将丰厚的文化资源通过版权赋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优势。当地深入挖掘武术、杂技、传统手工艺等特色资源,通过版权确权和转化运用,助力培育了“中国裘皮之都”“中国工艺玻璃之都”“中国红木家具之乡“中国北方乐器之都”等一系列产业名片。

版权已成为驱动区域特色产业提质升级的核心引擎。河间市工艺玻璃占国内市场份额达70%,年产值达百亿元;青县红木家具行业总资产近百亿元,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肃宁县的裘皮服装、民族乐器等版权产业年交易额超百亿元。从黄骅旱碱麦到地方特色美食,版权思维正在不断拓展其赋能边界,提升传统产业的品牌附加值和文化竞争力。

从“单方管理”到“多元共治”。坚实的版权保护是创新活力的保障。沧州通过深化跨部门执法协作,常态化推进“剑网”等专项行动,形成持续高压态势。同时,完善“三调一诉”机制,拓宽“行业调解+行政执法+司法确认+仲裁裁决”的快速维权通道。此外,通过开展“致敬版权名家特别行动”“讲好沧州版权故事”、沧州市首届版权作品创意设计大赛等文艺展演、创新赛事、主题征文活动,营造了“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让创新者安心创作。

工艺玻璃制造是沧州河间的特色产业,历经四十余年发展,已从分散的“小作坊壮大为走向国际的产业集群。作为行业内的领先企业,河北明尚德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虽成功推出星巴克猫爪杯等众多爆款,却也长期受困于“原创易被仿、维权难度大”的现实难题,在推广新品时往往顾虑重重。

转机始于沧州市版权服务的主动下沉与体系化建设。当地版权部门变“被动审批为“主动服务,走进企业系统讲解版权知识,并提供“创作—登记—转化—维权全周期服务,为企业构建起一道坚实的版权保护网。“以前觉得维权复杂,有些亏只能自己消化,公司副总裁魏蒙蒙坦言,“如今服务送上门,原创设计提前登记,就像握住了‘护身符,我们心里踏实多了。

2024年6月,《沧州市版权示范单位和示范园区(基地)认定资助管理办法(试行)》出台,明尚德公司积极申报并获评“沧州市版权示范单位,获得5万元资助。魏蒙蒙表示:“这份认可极大地激发了公司的版权创作热情,越来越多的原创设计得以安心面市,也带动了整个行业走向良性竞争。

得益于政策推动与服务保障,近年来,明尚德已完成作品著作权登记近500件,并通过科学的版权资产管理,将知识产权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其“荷器系列版权产品销售额达51万元,“尚德瀛艺高端品牌版权作品累计销售突破500万元,生动诠释了“以版权保护激发创新活力,以知识资产驱动产业升级的河间路径。

金奖如何连接企业与民生?

这个看似“高大上”的国家级奖项,其实与企业和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对企业而言,这意味着更优的营商环境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关于加强金融支持版权质押融资的指导意见》的出台,让企业的“知产”变“资产”成为可能,拓宽了融资渠道;专业的维权通道,为创新成果提供了有力保障。更重要的是,以裘皮服装、工艺玻璃、红木家具为代表的版权产业集群加速成型,直接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对普通民众而言,版权生态的繁荣正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创作者能更方便地为自己的作品登记确权,并获得专项资金的资助与激励;消费者能在“版权集市”和各类展演中,体验到更多拥有正规版权、独具沧州特色的文创产品和非遗技艺。全市“版权+文旅”的融合发展,例如备受关注的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的《沧海运河谣》等文化品牌,以及各类“文创+非遗”市集的兴起,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更通过吸引游客拉动了消费,让“版权红利”切实惠及千家万户。

此次荣获中国版权金奖,是对沧州探索的充分肯定。就在前不久,沧州作为全国仅有的6个受邀地级市之一,在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上设立了独立展厅,这颗“运河明珠”以系统性的“狮城样板”生动证明:当版权的活水深深浇灌文脉的沃土,必将绽放出驱动文化繁荣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绚烂之花,让千年狮城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