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正在发布丨雄安新区:蓝图变实景 未来之城阔步向前

2025-11-15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今天(11月14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十场"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雄安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以来,雄安新区扎实推进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1%,累计完成投资工作量超一万亿。实现了拉框架、显雏形、展五新、聚要素、上台阶的目标任务。

本台记者 赵杨:"十四五"正在发布,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十四五"以来,雄安新区一年一个节点、每年一个模样,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那么,雄安新区建设取得了哪些堪称奇迹的重大进展?我们从发布会上寻找答案。

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 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吴波:省委、省政府扎实履行主体责任,举全省之力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发展。雄安新区艰苦奋斗、积极进取、风雨无阻、日夜兼程,每年保持2000亿投资规模,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1%,累计完成投资工作量超过10000亿。城市综合功能、公共服务功能、商业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综合承载能力、要素集聚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全面增强,高质量建设欣欣向荣,高水平管理齐头并进,高质量疏解发展积厚成势,形成了人心向往、要素汇聚、合力共建、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

本台记者 赵杨:作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十四五"期间,在疏解项目落地、疏解政策支撑与服务保障方面上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呢?我们继续关注。

"十四五"期间,首批疏解的星网、华能、中化总部入驻运营,中国矿产总部主体结构封顶,4所高校、2家医院全面建设;第二批疏解项目有序开工;400多家央企分支机构、4000多家北京来源企业落地雄安。

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 管委会副主任 于国义:落实落细中央一揽子特殊支持政策,完善承接疏解配套支持政策体系,在落户、住房、社保、医保、子女教育、人才激励等方面提供最优的政策和服务。

"雄安质量"是雄安新区高质量建设发展贯穿始终的核心要义。在推进大规模建设的过程中,雄安新区形成了以规划和标准引领、以改革和创新赋能、以监管和服务保障、以科技和人才支撑的工程高质量建设模式。

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 管委会副主任 赵丰东:有力地推动了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也产生了一大批的精品工程,荣获"鲁班奖"3个,"国家优质工程奖"3个,"詹天佑大奖"1个,新区绿色建筑城市典范建设体系这个项目荣获了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一大批工程获得了省级的优质工程(奖项)。

建设"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现代化城市离不开高水平管理。"十四五"期间,雄安新区进入向高水平现代化城市迈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

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 容城县委书记 黄志民:"十四五"期间,雄安新区开始由开发区管理体制向城市管理体制转变。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构建新时代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高水平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初步形成。

本台记者 赵杨:打造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是省委、省政府着眼更好承接疏解、汇聚创新要素、建设未来之城,谋划推出的一项改革性举措。目前,场景汇系列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两届。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省委雄安办常务副主任 吴海军:首届场景汇集中举办北斗、机器人等10项大赛,第二届举办了11项大赛,同步举办了场景体验活动。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出一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十四五"时期,雄安新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使雄安新区成为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和高水平开放的体制机制。前不久,首颗"雄安造"卫星"雄安一号"生产下线,标志着雄安新区谋划布局的空天信息产业已从蓝图构想进入了实质性的产出阶段,卫星智造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

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方面,目前,白洋淀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标准,野生鸟类296种,较设立前增加90种。森林覆盖率由设立前的11%提升至35.1%,"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处处是游园"成为现实。

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十四五"以来,雄安新区平稳有序安置16.9万回迁群众,新建中小学和幼儿园105所,雄安宣武医院运营良好,80家养老服务设施、15家卫生服务站、75个儿童友好实践基地、19个青年夜校投入运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

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 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吴波:"十五五"时期,雄安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以承接疏解为"牛鼻子",以"五新目标"为引领,以高质量项目建设为"生命线",聚焦"八大发展能力"建设现代化城市,提升雄安城市首位度和综合竞争力,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雄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