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文化”东盟博览会上引关注
将多个奖项收入囊中
本报讯(记者孙晓卉 通讯员杨天宇)在日前落幕的2019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上,“沧州文化”不仅引发诸多媒体、观展群众的关注,还收获了多个奖项,其中《非遗沧州》(图文集)、石影雕获文化精品奖;师蜂堂家酒、茶雕获最佳展示奖;“有耳文创”获最佳创意奖;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沧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获最佳组织奖。
7月5日至8日,在广西南宁,一场盛大的文化盛宴精彩上演:来自中国和东盟的70个国家齐聚一堂,围绕文化建设发展成就、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等各展风采,吸引了大批国内外观众观展。在沧州展区,我市也精心“烹制”了一份丰富的大餐:展台上方,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全方位展示沧州的“六大文脉”,将沧州的“根”和“魂”呈现给众人。展示区内,18类独具沧州特色的非遗产品和文创精品,更是赚足过往群众的眼球。
省非遗文化——沧州孙氏中医文化第五代传承人孙光周,是本届文化展最年长的参展人。作为我市医药文化的代表,其研制的产品“师蜂堂家酒”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他还现场为观展群众把脉,一展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东盟开幕式的舞台上,来自沧州市杂技团的演员脚踩立在晃板上的双梯,仰头用鼻子顶着一根铁棍,铁棍上端立着三个大小不一的铁球,将杂技文化的精彩演绎得淋漓尽致。展会期间,南宁小记者团了解到沧州是《诗经》的故乡,关于《诗经》的文化遗存极其丰富,便采访起此次参会的带队人——沧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冯彦宁。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沧州、了解沧州,冯彦宁还义务当起了讲解员,详细介绍了沧州的“六大文脉”,并让孩子们观看了杂技和魔术表演,精彩之处,孩子们送上热烈掌声,也将“沧州”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了心里。
据了解,这是我市首次受邀参加东盟博览会。“通过参与这次展会,有利于进一步鼓励我市相关企业‘走出去’,交流学习东盟地区文创产业发展经验,促进我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文化产业领域的交流合作,凸显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广阔前景,吸引更多有核心竞争力的国内外产业集团来沧开展文体项目合作。”沧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