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沧州人王英强一直在IT行业打拼。从国家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到拥有6家分公司的北京金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他以“做中国人自己的软件,摆脱对国外软件的依赖”为目标,不断创新设计,实现多种中国软件从无到有。
让经济监测数据一目了然
——金宏科技创始人王英强励志做好中国软件的故事
本报记者 鲁萍 实习生 姚晨宇
承接国家级研究项目创业维“坚”
2003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王英强,很顺利地进入国家信息中心工作。当时整个中心在推动信息化工作时提出了“十二金”工程,即实现办公业务资源系统、金关、金税、金融监督、宏观经济管理、金财、金盾、金审、社会保障、金农、金质和金水十二大方面的电子业务系统建设和安全保障体系。王英强就负责宏观经济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简称金宏工程。2010年以后,国家政策下沉落实,允许社会力量参与研发,王英强毅然决定接受挑战。
2013年,王英强的公司在北京中关村成立,名字就叫作金宏科技有限公司,继续宏观经济管理信息化软件研发工作。“当时,我们各级政府的办公软件,多半要依靠进口国外软件。举个列子来讲,政府部门要更换一套办公软件,60%的资金用于购买国外软件,40%的资金投入到本地软件研发企业做研发。对于我们这样刚刚成立的小公司来说,举步维艰。”王英强说。
想要生存下去,继续软件开发,王英强认为必须两手准备。一方面做日常办公系统软件开发及维护,另一方面投入人力物力做宏观经济管理软件研发。挣一份钱,干两份活,王英强日子过得很艰难。那时起,他的微信名字就叫做“创业维‘坚’”。半年后,王英强在天津开办了第一家分公司,承担北京、天津市政府相关部门经济领域信息化建设项目。后来又在深圳、青岛等地做产业布局,继续助力各地信息化进程。直到2018年,王英强有了足够的资本积累,他决定在沧州建设一个研发中心,专门从事区域经济大数据决策平台建设。
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回乡创业,王英强感受到了家乡对科技型创新企业的扶持。在运河区众创空间,房租得到80%的优惠。“400多平方米的地方,在北京的房租要比在沧州多将近10倍。省下来的资金,我全部投到团队建设上,每周都邀请专家来为员工培训。”王英强说。
有了后方坚强的保障,王英强开始专注于科技研发,在没有任何参考和借鉴的前提下,仅用了一年时间,就研发了一款专门用于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数据与信息支持的工具转件。这款软件叫做区域经济大数据决策平台,与使用城市的政府部门数据、研究数据、社会数据衔接,使用者可以通过产业发展空间分布图、固定资产投资分析图、楼宇经济管理专题图等分门别类地查看各类经济指标运行,还可以通过监测预警、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分析、经济社会风险评估、营商环境评估等模块为经济发展预测、政策研究提供科学数据支撑。同时,还可以异地查询,分析对比其他城市发展情况,作为参考。
王英强说,政府相关部门可以查看一段时期内某一产业发展情况,可以与同期作比较,还可以根据监测数据调整未来产业布局等,这些都可以在平台上用很直观的柱状图或仪表图看到。“有大数据做支撑的决策,会更加科学。”王英强说。
做好中国自主、可控软件是毕生追求
“区域经济大数据决策平台”研发成功,照亮了王英强前行的道路。“我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要做中国人自己的软件,做好软件,摆脱对国外软件的依赖。”王英强说,创业艰辛,就是这个梦想支撑着他一路走过,也将推着他走得更远。
这一路上,王英强带领的金宏科技依托研发核心产品,取得了10余项独立软件知识产权,获得了双软认证和国际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证书。自成立之日起,金宏科技开始承担国家部委、政府相关部门经济领域大数据建设项目。与三大国家级人工智能机构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王英强一步一步迈向更高的层面,接近自己的梦想。
目前,王英强已经在天津、青岛、深圳、沧州、贵州、雄安新区等地布局,重点服务于政府区域经济分析领域、企事业单位信息化服务领域,在智慧经济分析、只能企业服务方面积极拓展,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企业信息化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