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公心为群众
——记肃宁县西柴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徐盼道
本报记者 杨继超 本报通讯员 陈志丹
整齐的道路两旁繁花似锦,花草树木交相辉映,座座房舍鳞次栉比。穿梭于西柴村的大街小巷,行走于田间地头,仿佛进入了一幅美妙的新农村锦绣图。西柴村如今这般新面貌,得益于46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徐盼道。
自2009年上任以来,徐盼道带领群众建设美丽幸福乡村,大力推进惠民工程建设,推进厕所革命和气代煤工程,全村实现厕所无害化卫生化;硬化全村街道8000余米,修通南绕城穿村而过连接肃献路的四好公路2300余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90盏,争取上级资金240万元,对全村的电力设备和线路进行了更新;大力推进农田道路、水利、电力、管网化基础建设,使全村3500余亩耕地全部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为群众安装改造吃水管线地下管道15000米……
“徐书记办事公道,一心想着百姓。”大伙儿说出了支持徐盼道的原因。2012年春天,村北的机耕道两侧的杨树栽植5000余棵小树苗,为了顺利解决树木成材之后利益分配问题,徐盼道决定召集村民代表召开一次村代会。经过商议,最终形成了“一九分成”的结果,即村集体抽取收益的10%,剩余的90%分给群众。5年之内,管理权和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刚砍伐的杨树进行了公开拍卖,所得拍卖金25.15万元。为了公平分配利益,徐盼道同村“两委”成员商议选出了4名村民代表以及3名村民监督委员会的成员共同测量树的尺寸,经过三次精准测量,将各户应得的拍卖金分给村民。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西柴村是一个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的传统农业村,经济落后,群众收入不高。徐盼道经过多方调查研究,决定从大田种植上找致富突破口。他发起成立了振恒种植专业合作社和西柴伙旺专业种植合作社,在品种引进、技术推广、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实行统一规划、科学管理。尤其是伙旺专业种植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认可,并在全县大力推广。徐盼道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发展了蔬菜种植、绿化苗木种植、肉鸭养殖等富民产业,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富了农民“口袋”,也要富农民“脑袋”。村里对废弃十多年的学校进行了改造,建起占地4000余平方米的具有办公、休闲、娱乐等功能的高标准党群服务中心,配备现代化办公器材,建起电子阅览室、图书室、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同时,积极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我爱你,妈妈”“致富能手”等评选活动,通过典型引领提升全村精神文明意识。如今,干群一心,邻里和睦,尊老爱幼,互帮互助,成为了西柴村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