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党旗亮在坑塘整治一线
——黄骅市小堤柳庄村党支部书记张伟新带领群众发展旅游事业的故事
本报记者 郭玉培 本报通讯员 尹川 王利丽
最近这段时间,黄骅市旧城镇小堤柳庄村的党支部书记张伟新忙得站不住脚。因环境优美,又颇具田园风情,小堤柳庄村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胜地。这个小村,通过观光、采摘、体验农作等方式,把乡间乐趣推向旅游市场。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小堤柳庄村直接从事旅游产业的农户达到50户,200余人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产业,今年以来共接待各地游客2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近80万元,预计今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6万元。
小堤柳庄村是黄骅市首批“最美乡村示范村”,这个村庄秉承“民生为本、乡土气息、田园特色”的理念,将村庄建设与原有田园风貌结合,打造“绿色宜居,文明富强”的田园农村。张伟新今年66岁,自2015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村庄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村民生活蒸蒸日上。
在带领村民致富的同时,张伟新始终坚持每个月上一次党课,组织党员们积极交流思想动态,畅谈对村庄建设的意见想法。他和村“两委”班子结合农家书屋、远程教育、多媒体等便利条件,对党员进行集中培训。针对群众办事不便的实际情况,把服务平台直接搭建到村上,建设了“村级便民服务站”,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和“重点项目服务全程代办”制度,确定村党支部书记和大学生村官为“民事代办员”,把村民报户口、开介绍信、办理养老保险卡、领取大病救助等事宜全部由代办员负责,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他严格落实村班子成员坐班制,村“两委”干部轮流值班,在村中形成了有事就找村干部的良好风气。
小堤柳庄村南有个坑塘,蓄水基本靠下雨,曾经是名副其实的“一潭死水”。面对坑塘垃圾多、卫生差、群众不理解的困难和问题,张伟新喊出了“将党旗亮在坑塘整治一线”的口号,全面打响坑塘整治攻坚战。村里把此项工作列入党员“先锋星”评定的“自选动作”,激发党员干事的内生动力。在张伟新的带领下,党员干部群策群力,把坑塘整治与小堤柳庄美丽乡村三期建设结合起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治规划。在坑塘附近住户周边增设垃圾箱,切断“污染源”,有效避免环境卫生问题的反弹。同时,将坑塘划分责任区,推行“定点、定人、定责”的“三定一包”机制,让每名党员头上有责任、手里有任务。党小组的攻坚队员们,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清垃圾、平护坡、铺台阶,一环扣一环。如今,昔日的“垃圾池”变成了“清水塘”,并完成坑塘南北两侧台阶铺设,安装坑塘护栏,融合周边景致,将坑塘打造成集休闲垂钓、防汛蓄水于一体的靓丽景观。
张伟新说,今后,他还将带领广大村民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真正把小堤柳庄打造成绿色宜居、文明富强的新农村。